第135章 谁是霍莉(1 / 2)
“梦露就是霍莉!”
卡波特深信自己看人的眼光,玛丽莲梦露在男人前会显得“我见犹怜”,可实际上她要比普通人要坚强得多。
普通人早就被好莱坞淘汰了!
当然梦露也有自己的“心魔”,但是这并不影响她在纽约这种大城市生存。
事实上,她能在好莱坞成为大明星,就足以证明拥有超出常人坚强的品质。
这个理由说服了朱罗,却无法说服派拉蒙公司。
他们坚持要换一位女明星来主演,毕竟梦露是出了名的不靠谱,对电影公司而言,这就意味着数额未定大笔开销。
但是卡波特将自己的要求写进了合同里:“女主角必须是玛丽莲梦露!除非她自己退出。”
为了绕开这个限制条件,派拉蒙公司的人想到了一个办法,直接找到梦露的私人表演指导宝拉·斯特拉伯格。
通过她来影响玛丽莲梦露,不要接这部电影。
此时的玛丽莲梦露名扬四海,还是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大明星,1959年上映的影片《热情似火》相当卖座。
她的性感和票房价值,很少有其他演员可以匹敌。
梦露跟卡波特是“好友”,早就知道《蒂凡尼的早餐》这部小说,甚至在成书前就阅读过。
“我对饰演霍莉这个角色很感兴趣。”
梦露看完后对卡波特说,若是有机会拍成电影,一定得要让她来扮演女主角,因为她觉得这部小说就是在描写自己一样。
其实不只是她有这样的感觉,还有许多女人都有类似的想法。
当这部小说出版上市后,全纽约的时髦女郎都宣称,自己是卡波特“霍莉”的原型。
有些人能提供证据,有些人则没有任何证据。
于是一场被媒体称为“霍莉·戈莱特利大奖”的竞赛开始了。
似乎每个纽约女人都有类似于小说人物的地方,但是比起前格林尼治村书店老板,曾两度离婚的邦妮·戈莱特利,其他人都是小儿科了。
她曾以诽谤和侵犯隐私的罪名起诉卡波特,要求赔偿8万美元,她说杜鲁门通过他们的共同朋友获取她的生活信息,从而塑造了小说女主角霍利的形象。
邦妮控诉说:“除自己因在田纳西州长大,从而带有的浓重口音被借用外,还有许多细节都相似,比如戈莱特利的姓氏就很明显被借用了。”
1958年2月9日,《时代周刊》的内容指出:“邦妮戈莱特丽还提供了其他一些证据,如和卡波特的霍莉一样,她也住在曼哈顿上东区的褐色砂石房里,转角有个酒吧;也是一名贪心的业余民歌手,有很多不寻常的演艺界朋友,也喜欢猫。还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等等。”
只有一点邦妮承认不一样,“我没有,绝对没有同性恋室友。”
多年以后有人推测,这位室友很可能是卡波特自己。
但是卡波特却一直声称,男主角是以自己为原型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