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扒猪头(1 / 2)
转眼间就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是爸妈非常忙碌的一天,凌晨三四点就要起来煮猪头,准备过年一道硬菜——扒猪头。等小孩起床的时候,猪头已经煮好。
猪头肉是每家每户必备一道硬菜,其他必备的还有鱼、鸡。还有一些自家做的豆腐、清明果、年糕、粽子。
猪头上的肉可称之为猪一身之精髓,肥瘦一体,肥中有瘦,瘦中有肥。最肥的地方,长出一块精肉疙瘩,最精的所在,又有一线肥膘。最妙的地方是猪鼻,似肥不肥,似精不精,味道有精有肥,又好过纯粹的肥肉或者瘦肉。
扒猪头好吃,但做起来并不容易,要烧得好,全在一个细字。煮是时候并不会把猪头分块,而是扒烧整个猪头。首先,猪毛要用镊子镊干净,否则烧好后会有猪毛味。其次是焯水,去掉猪头的腥臊味。再次是调味,需要重重加黄酒,重重加葱姜。最后是火候,这是最关键的。
扒猪头好吃关键在一个“烂”字,有句俗话:“火到猪头烂,功到自然成。”烂到何种程度呢?晚清的一位美食家曾做过研究:“焖熟,以整者上,攫以箸,肉已融化,随箸而上。”烂透方得味浓。
这个时候的猪头经过太阳多日的日光浴已经变成了酱油色,浑身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每年都是妈妈做精细的除毛清洗,爸爸负责烧火控火候和搬运猪头的体力活。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每家每户烧好猪头后都会放鞭炮,其他的家庭放完鞭炮就会一家人围着开始扒猪头了。花家不一样,还要祭拜的环节。
在鞭炮声中,花欣醒了,穿好衣服,带着妹妹来到厨房,却发现自家的猪头还在锅里。爸爸在烧火,妈妈在切前一天就清洗好的白萝卜。等猪头煮好,剩下的浓汤会用来炖白萝卜,大家都很喜欢吃猪头汤炖白萝卜,除了花欣。
“妈妈,还没好吗?”花欣焦急地问,花蕊跑到爸爸怀里看着灶里的熊熊火焰欢呼不已。
“我看看”妈妈放下白萝卜,打开锅盖,用旁边的筷子插入猪头,试试这里,又试试哪里,“嗯?差不多了,他爸火小一点。准备准备起锅。”
“好咧。蕊儿,自己坐好哦。不要摇晃,不要摔倒,也不要里灶口太近,会把头发烧掉的哦。爸爸要去洗手,把猪头捞出来了。”爸爸把花蕊放在小板凳上千叮万嘱,此时的妈妈已经去准备拜佛要用的蜡烛、黄纸和贡香。
“好的,爸爸。”花蕊盯着火焰目不转睛,不走心地回答到。
“欣儿,看着点妹妹。”爸爸边走去洗手边对花欣叮嘱。
花欣走到妹妹身边,探出身体盯着锅里,心里:快点,快点!
爸爸左手右手一把大锅铲,从锅边插入,夹住猪头,“哐当”一声,猪头就被捞起来放到准备好的大木盆里。然后把杀好的整只鸡(若家里有人当年是1岁/2岁以此类推的大生日,公鸡的尾巴会留三根毛,平时是不用的。、整条鱼、3个清明果、一大块豆腐放到猪头的两侧。
“走!”爸爸抱起大木盆往门口走去,花欣连忙拉着花蕊跟上。来到门口,花欣熟练的接过妈妈手中的蜡烛、黄纸和贡香。从带离拿出2根蜡烛,3根贡香和一叠黄纸,放在门口已经并列排好的两条长板凳上。
爸爸把猪头放在凳上后,拿起旁边的蜡烛,点燃朝拜后插在烛台上。花欣这时会拿着贡香来点燃,点燃后交给爸爸,爸爸手持贡香朝拜后插到香炉里。爸爸朝拜的时候,花欣拿着黄纸在旁边的废弃铁锅里燃烧。
家门口拜好后,还要去自己楼上的佛堂、大伯家的佛堂、二伯家的祖宗堂。爸爸抱猪头,花欣拿着蜡烛、黄纸和贡香在后面跟着,花蕊跟着妈妈在厨房炖白萝卜。
一圈拜完后,爸爸就会把猪头放在客厅的八仙桌上,桌上有妈妈已经备好的菜刀和碗。接下来爸爸就要开始扒猪头了,只见爸爸先割下两只大耳朵,拆下猪尾巴。扒开猪嘴巴,割下猪牙齿旁边的软骨,分给等待在旁边的两只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