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关兴后手,经济布局(2 / 2)
如今绝大多数的南蛮人还处在落后的部落时期,比之奴隶社会还要落后,这也加大了治理南蛮的难度。
其实若是将南蛮人都迁移到益州汉人居住的地区,益州也能够承受得起,毕竟连年战乱,益州人口损失还是很大的,算起来益州还是能够开垦出来不少空闲的耕地的。
不过关兴并不打算这么做。
首先将蛮族人迁移到汉地,无论是蛮人还是汉人都不一定能够适应,毕竟蛮人有蛮人的生活方式,汉人也有汉人的生活方式。
而且汉人当中那些世家子弟对蛮人的看法早已经根深蒂固,很难改变,若是将蛮人迁移到益州与汉人一起居住,这些世家必然会强烈的抵制。
不过开发蛮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恐怕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而根据关兴南征以后所定下的策略,是仍然以南蛮人治理南蛮,甚至连一名汉人的官员都没有派来。
而因为关兴是以德服人,所以南蛮人也对关兴是感恩戴德,未来几十年里一直对蜀国不离不弃,没有再反叛。
可是这样也带了一些弊端,虽然蛮族为蜀国提供了稳定的后方,但是蛮族还是在蛮人的掌控之下,蛮族的生产力无法直接作用于三国之间的战争当中。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特别是大国之间的战争,实际上是国力之间的比拼,这个国力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人口的数量,粮食的存粮等等,但是归根结底,还是生产力之间的比拼。
在冷兵器时代,科技对于生产力的提升并不如现在显着,而决定生产力水平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人口,人口多了,生产力自然就上去了。而同样生产力水平高了,人口也会随之增长。
蜀地并不缺乏资源,但是毕竟地方狭小,人口基数本来就比不上中原地区,对于战乱的恢复和愈合能力也不如中原地区。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三国后期,蜀国的颓势就体现出来。
而在益州以南,一直到南亚,有着大片的广袤地区适合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同时南亚的海港还能够带来足够的渔业资源,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这一片地域人口增长的潜力都不比中原小。
对于蜀国,这一片区域不只是可以作为战略纵深,而且经过开发以后可以转化为蜀国的生产力,从而直接为战争作支援。
而关兴舍不得这一片地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前世的时候,这里就是中国人的地盘,如今汉军占据这里得上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历史上诸葛亮平南中,征调到的主要战略物资,除了金银珠翠这些贵重品,主要就是兽皮、生漆、驮畜、朱砂。
关兴则还有打算,比如疏通南中商路,多取南中兽皮,增加皮甲产能,然后再打造成品。
南中犀皮、象皮、鼍皮产量颇丰,质地也比北方燕甲用的牛皮更为韧实,都是造甲的好材料。
南中的热带勐兽皮革资源是后期蜀汉主要的优质皮甲来源,而南中的马匹虽然不善于平原奔驰作为战马,却驮力强大,适合山地运输。
还有后世云南昭通和贵州六盘水一带,是着名的优质煤矿产地,比四川的烟煤好得多,含硫量也低。
这些地方折算到汉末就是朱提郡和建宁郡交界,朱提县以南的涂水两岸山区,属于比较容易外运的。
除此之外,还有南中的茶叶、甘蔗制糖都属于可开发业务。
这都是具有暴利的产业。
关兴打定主意,提前带出奶茶用作与青羌藏地还有北方鲜卑、匈奴的重要贸易物资。
毕竟只要是游牧民族,只要品尝了就会爱上它。
这将是盐铁布帛之外,另一个能遏制住北方游牧民族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