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 几夕,暮鼓晨钟(一)(2 / 2)
他们金山寺真的是穷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众僧人聚在一起念经的时候,连人手一个的蒲团都没有,大家就只能席地而坐。
要不是那一颗颗泛着光亮的脑袋,还以为他们是寄宿在破庙里的不拘小节的乞者,哪能想到是是要诵经礼佛的和尚呢。
他点头,微笑道:“想好了,师父。”
和尚皱皱眉,对这孩子的自来熟难以适应:“入我佛门,自有人做你的师父,不是贫僧。”
他并没有被对方的一句话噎住,反而破天荒地地说了好长的一段话:“长我者,皆为我师。日月,星辰,清风皆有我学习的地方,师父何以妄自菲薄?”
和尚被这身量不达他腰间的孩子惊得无以复加,嘴巴开阖间,竟是什么都说不出来。
“这孩子……”一个走路颤颤巍巍,好似刮阵风都能将他吹倒的老和尚走了过来,混沌的眼睛中终于闪过一丝亮光:“这孩子有慧根,假以时日,栽培栽培,一定可以将金山寺扬光大。”
老和尚一句“扬光大”,他就这样留了下来。这一留,便是十三年。
他用了十二年的时间,从俗世转入佛门,又用了十三年的时间,看天外云卷云舒和四季雨雪天晴。
原来,不仅阳光是自在快意,同门是人生良师,其余诸多景象也照样存在着无边禅意。
他嘴角轻轻勾了勾,身后有师兄在叫他:“玄奘,今天该你讲经了。”
“我这就来。”他轻轻地松开勾着柔软花瓣的手指,很快地整好自己有些褶皱的衣服,往寺中的方向走去。
走了没几步,脚下却是一顿,看着犹在风中摇曳着花枝的花朵,心都跟着飞扬起来。
入了佛门,一颗心比之前更加沉淀了些许,也渐渐变得柔和许多。二哥以前常常说他,说他的性子过于凉薄了些,即使不想承认,但如今想来,那时的话也是有些道理的。
老和尚说得对,玄奘这孩子,有慧根,金山寺也确实在他的到来下逐渐往好的方向在展。
只是,这好展的度似乎比起玄奘的成长来还犹未及。如今,一十三年的光阴都在细碎的流年中悄然走过。
然则,欲不达,有些事情急也是急不来的。扬光大这样艰巨的任务,沉重的担子又怎好全部落在玄奘一人的身上。
“今天似乎有些热闹。”玄奘察觉到了有双眼睛一直跟随着他,从他进入这间佛殿开始,就一直没有断过。他眼睛掠过一众师兄弟,如同往常一样,并没有什么奇奇怪怪的人。
木鱼有节奏地响起,先是按照惯例将经文诵读一遍,不少和尚已经厌烦了这个环节。可是,玄奘每每乐在其中,不知疲倦。
在他看来,诵读佛经之时,它并不只是白色的纸上有着几个黑字,那里面更像是有个人在和他交谈,是为知己。
“哎……”一声比一声粗重的叹息声在殿中的某个角落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