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姓来的都是牛人(1 / 2)
魏书吏将身前的包袱又推回到萧彧面前,这才肃容说道:
“不瞒小郎君。六七年前,我这外甥家中突逢大难,以致父兄身死、家破人亡,唯有这孩子与其兄因年幼才保得性命。然而,虽历经流离艰险,这孩子却笃志好学,文辞也还能入眼,尤其喜论时务。其兄已于前年往洛阳投奔父辈好友。这孩子却励志以举试出仕,打算参加今年七月的秋试。老朽才疏学浅,思来想去,唯有厚着脸皮求到小郎君这里,还望小郎君能在闲暇之余,对其指导一二,老朽感激不尽。”
说完,示意身边的少年郎与他一起,俯身向萧彧叩拜。
一听这话,萧彧心里开始嘀咕起来:这要是让我教教入门级的数理化、乃至生物之类的,都没问题,偏偏是参加科举,这就麻烦了,也不知道这时候的科举考什么,千万别像明清两朝一样,出的都是阴间级的考题,就算让你开卷考,你都不知道翻哪本书、往哪篇经义去抄。还是先问清楚了再说。
“魏先生当是知晓的,我入世不久,对这科举之事并不了解,能否请魏先生略微讲解一二,也免得萧彧误人子弟。”
“小郎君言重了……”
原来,这科举制度最初是皇帝与世家门阀争夺势力的产物。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朝廷各级官吏的选拔,均采用三国里那个陈群(陶谦死后跟着刘备,那时的刘备还很不成熟,不能知人善用,没听陈群的话,导致被吕布占了徐州,陈群也被吕布所掳,直至吕布为曹操所败,陈群也就跟了曹操,而后辅佐曹家三代,位列三公提出来的“九品中正制度”。意思就是,在全国各州郡设立名为“中正”的官员,专门负责选拔人才,选出的人才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里又分三个品阶,因此称之为九品,跟当官的那个品级不是一回事。
后来,到了前隋时期。
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这父子二人,都是雄才大略的主,深知九品中正制已经彻底沦为世家门阀扩张势力、操控朝堂的工具——原因很简单,这年头,读书人本来就是稀缺品,各地负责选拔人才的中正,绝大多数又是来自各大门阀,于是乎,选出来的人才基本上是清一色的世家子弟,连个风头都不带,甚至出现了满朝高品官员,全是各家门阀的人。
于是在统治稳固后,隋文帝发话了,先是说各地的中正“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停了他们选拔人才的权利;然后又让五品以上京官都拥有了举荐人才的资格。
到了隋炀帝上台,再次对人才选拔制度进行改良,要求各地方按照朝廷制定的科目类别举荐人才,直到设置明经、进士两科,开始通过考试选拔官吏,这才形成了科举制度真正的雏形。
李渊建唐后,哪怕他和隋文帝一样,做皇帝前都是世家门阀的一份子,但是既然做了皇帝,屁股决定脑袋,在某些事情上,就自然而然的走到了门阀的对立面。
于是仍然沿用前隋留下来的科举制度,并于武德五年正式开科取士。
这时候的唐朝,也算得上地广人稀、地大物博。因此无论是从与门阀相争的角度,还是实际治理需要的角度,知识分子总是不大够用,因此整个唐朝的科举都是每年一考的,直到北宋英宗治平三年,才改为三年一次,并为后世明清两朝延用。
在朝廷举试的十几个科目中,明经、进士两科是最重要的。
其中,明经科考的是学子对文章经义的理解,刚开始有点类似于填空题的形式,基本上属于死记硬背的范畴;进士科主要考的是策论,就是拿出一些有关政治、经济或者军事方面的问题,交由考生作答,颇似后世的论述题。考生能不能脱颖而出,就看这个。
萧彧乐了:
“这我擅长啊!明经科的死记硬背肯定不行,那些个儒家经典,自己也就记得一些个启蒙的,还是当初伺候家里小棉袄读书时,以身作则背诵的。其他的,基本上也就是传承千年的经典诗词歌赋以及古代小说了,没办法,前世的职业需求。
“但是要说这策论,对局势的了解,天下的走势,政治经济以及军事问题,放眼整个大唐,乃至整个世界,自己说第二谁敢认第一?当然,军事问题只限于参谋,不包括亲自下场肉搏。老子最喜欢的,就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了!”
心里有了底,萧彧也就不慌了,笑眯眯的看着那少年问道:
“不知这位少兄怎么称呼?是哪里人氏?”
也许是家道中落后、尝尽了世态炎凉,少年郎的姿态放的很低,听得萧彧询问,俯身回道:
“不敢当小满先生‘少兄’的称呼。学生姓来名济,江都本地人。”
“姓……来?”
萧彧有点吃惊了。
来这个姓不管是现在、还是在后世,都是非常少见的。历史上能留下名字的姓来的人,那就更少了。
后世人最熟悉的,恐怕就是那个武则天的手下、成语“请君入瓮”的始作俑者、酷吏来俊臣了。
想到这,萧彧就忍俊不止。
后世之人大多只知来俊臣,却不知这来俊臣的父亲、一个混混赌徒,居然有着牺牲自己、娱乐大众的高尚情怀,实在是可惜了,因为其父名叫:来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