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这样来钱快(1 / 2)
洛宁在张管家的带领下,看了看这座宅院的中院和后院,都是相同的布局,这里每日都有人打扫,就是空着没人住。
洛宁回到中院的堂屋,这是一家之主的居住之所,走进屋里,张管家把他让到主位,已经安排丫环上茶了。
洛宁扫视了一下四周的环境,屋里跟院子是完全不同的审美观点,院里很雅致,屋里就有点儿暴发户的感觉,不是镶金就是镶银,要不就是一串串圆珠子,墙上挂着的书画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弄的,什么风格都有。
“这茶还是我家公公从皇宫里带出来的,一直都没舍得喝,今日有贵客盈门,也算是不落我家公公的面子了。”丫环把茶端上来,张管家连忙介绍道。
明朝的茶倒是跟后世差不多,明朝以前的喝茶叫煎茶,熬出来跟粥差不多,还得放点儿葱姜蒜提提味。到了朱元璋时,喝茶就变得简单多了,直接用水沏茶,后来这些文人士大夫闲着没事干,才把喝茶琢磨出那么多门道。
相传有一次,万历前期的大学士张居正喝到皇家贡品的密云龙茶,惊觉实在是太好喝了。但他回到家后,自己怎么泡都不是那个味儿。后来从冯保嘴里才知道,沏茶必须要用京城外的玉泉水,还得用竹笕过滤,方能泡出茶之甘甜。
跟唐伯虎齐名的文征明在《惠山茶会图》中,记录了自己与友人一次茶事的雅集。他们相约在清明节这天,到了无锡惠山,在“天下第二泉”的二泉亭下喝茶。
画中苍松翠柏遮天,群石环绕,其中有一方古井。两位高士,坐于井亭之中,一人观卷,一人赏卷。亭外有两个童子正在侍奉茶炉。远望曲径通幽处,又有两位高士倚石对谈,似在走走停停。水沸声,松间风声,虫鸣鸟叫声,呼之欲出。可见明朝的人已经把茶当作了一件雅事,他们这些太监也是紧跟时尚的人,好茶名具都准备的很齐全。
洛宁和李思喝了一盏茶,他也没喝出来有多好喝,李思却一个劲儿夸赞这茶真好。喝完茶,洛宁就提出告辞了,他说明天再来把手续办了,张管家也很高兴,这是给宫里那位坐在龙椅上的爷凑钱,早交完就早完事。
洛宁和李思回到米盐库司房后,李思向洛宁汇报了近几日的进账。他们除了供应宫里的开销外,还可以在店铺里售卖,卖的就是米和盐,这些东西是常销品,更是畅销品。谁家都得吃饭,谁家做菜都得用盐,尤其是盐,价格很贵,还时不时地断货。
洛宁一听心里就有点儿紧张,他很怕听到这些东西是他掌管的米盐库里出来的,那可是监守自盗,还敢光明正大开店售卖,这是老寿星吃砒霜——找死了不是。
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李思说,店铺里米和盐的存货不多了,让洛宁再审批一下,他们也好去库里再拉出来一些。
“你等会儿,店铺里卖的货是从米盐库出的?”洛宁问道。
“对呀,一直都是从库里出的。”李思理所当然地回道。
“这账要交给……”洛宁惊出一身冷汗,一时半会儿不知道该怎么问了。
“小祖宗,您忘了不成,这是当今万岁爷恩赏的,库里先要管够宫里的销耗,有新货进来时,剩下的那点儿旧货就让咱们库里看着消掉。您不知道,内廷其他衙门的人可都眼红万岁爷给咱们的恩赏呢。”李思有些奇怪洛宁怎么会忘了这件事呢,这可是内官监里都知道的事啊,可能是在宫里太累了吧,一会儿得给他好好补补。
有这种好事,外人能不眼红吗,现在又不是明初,朱元璋那抠门的家伙,每月只发给太监一石米,还说什么太监的衣物都有皇宫供应了,发那么多干什么。所以明初的太监都很穷,很多食量大的太监还经常饿肚子。
后来朱棣上位,比他那个抠门的爹强多了,太监主管的东厂就是从他开始的。因为靖难之役,支持朱棣的文官武将不是很多,到是太监都在支持朱棣,包括建文帝南京城里的太监,也是经常给朱棣通风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