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帝后妥协(1 / 2)
“万万人皆知?!”
帝后那双凌厉的凤眼,微微一怔。
整个大庆,也只有十万万人罢了。
万万人皆知,那就是整个大庆,有十分之一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说一句举国尽知,不算过分。
即便是放到江离所在的信息化世界,一件事若能有万万人关注,也是足以震动整个九州的全国性事件。
帝后是希望息事宁人,静待以后,可她不是傻子,她猜的得到那些“愚民”会如何看待这件事。
这万万人,哪怕只有一半的人关心东岛之事的后续,不,哪怕是十分之一的人在关注这件事,她都不敢把息事宁人之话说出来。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三十年前才将将结束的天国之乱,仍犹在目。
整整十三年的国中之国,将她从一个秀女,熬成了天有二日的帝后。
若不是天国之乱,她也不会彻底将朝堂握于手中。
而天国之乱的根底,不就是民怨积深吗。
她是从天国之乱中崛起,是因为在她手中天国之乱结束,她才能够在这三十年间,坐稳垂帘听政的帝后之位。
而如今,如果民怨再度爆发,作为实际的掌权者,她受到的影响,绝对是最大的。
“爱卿,一日之间,就能传扬万万人皆知,你真的确定?”
帝后再度询问,语气却不如方才那般强势了。
“不敢欺瞒帝后。”
户部尚书躬身道:“若不是各地官员,一夜之间向户部送来了太多的民愿书,臣也不会启用御史台观测天下。
而以御史台观测之下,各地官员上报之情况,无有虚假,他们呈上的民愿书,也悉数真实无误。”
御史台,乃是大庆镇国灵兵,可以监察天下官员,只要御史台开启,则大庆九州之大,亦如掌中观纹。
当然,御史台只能监察,而不能传递任何信息与物品,一般是用来京察各地官员,衡量功绩如何,是否弄虚作假。
当初立国之时,太祖是希望有这种神器在,本不该有官场之黑暗,至少会减少许多。
只可惜,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只要御史台是人操纵的,就注定其结果可以被操弄。
不过只是想知道各地民愿书是否真实,风语文章传播广度,这倒没什么难的。
“而且,这风语文章,是从四海之地向九州内陆蔓延,再从京都向九州八方扩散,在两个源头没有碰到之前,这个数量还会飙升。
按照如今的趋势和数量来看,等到下一次朝会之时,应当便会彻底布网九州,疆藏之地皆闻,卖出至少三千万份以上,有水之处皆诵,知晓此两篇文章之事者,不下两万万人!”
朝堂中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疆藏之地皆闻,有水之处皆诵,这种知名度,就算是号称名满天下的周师,都做不到。
这一下子,这件国事,和被陈实庵称为九州少年之表率的江离,就真的是举国皆知了。
除了帝号即年号的广旭帝,和已经掌权四十余年的帝后,应该没有谁的知名度能够盖过他们了。
“陈实庵。”
在场有些已然任职二十年的官员,皆是神情恍惚,忆起了这位国子监双雄当年的意气风发。
哪怕是当年帝后驱逐,也依旧面不改色,言必会归来,大势不可阻也。
如今果然,携大势而来。
一夜之间,名动天下。
“两万万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