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虽千万人,吾亦不愿。(2 / 2)
李楚歌有些迟疑,内心有些动摇了,随后摇了摇头,斩钉截铁的说道:“没有这样的道理的,凭什么其他人的生死要让他来承担……”
老夫子屈指轻叩在酒桌上,饶有兴趣的说道:“那如果这个人是你呢?”
李楚歌一愣,他倒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沉思了一会儿,再次抬头的时候,李楚歌目光清澈,缓缓开口说道:“我不愿意。”
“哦?”老夫子诧异,这倒是他听到的最另类的一个答案了,以往他问过很多人,不过别人的回答不管是不是真心的,或者是想在他面前展示大义凛然的,都是回复“固所愿也”,或者是“愿身死以换四海升平,海晏河清”之类的话,李楚歌的这番回答算是独一份。
所以,老夫子惊讶的问道:“为什么?”
李楚歌揉着眼睛,“我只是不愿这么死去。”
老夫子乐呵呵笑道:“你的回答倒是让我觉得欣慰。”
“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人,他们的答案大多都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其中最让我满意的,还是一个年仅二十六岁的少年。”
老夫子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站起身来望向窗外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你想听听他怎么说的吗。”
李楚歌没有出声回应,但他的动作已经表明了他的意思。
老夫子目光穿过人群,又仿佛穿过时间的长河,回到几十年前在放鹤亭初遇的那个手持桃花扇的年轻人,在他对面盘腿而坐,主动同他说着话。
第一次游历山河的他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么有趣的一个年轻人,为人不骄不躁,谈吐不凡,第一次让他觉得这个世道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好。
后来他就向这个初次见面的年轻人问了一个在儒家文献内到现在都争论不休的话题。
也就是老夫子上面问李楚歌的那个问题。
年轻人听了老夫子的问题之后,轻摇桃花扇,站起身看着林园里盛开的瓣瓣桃花,过了片刻之后才开口。
“牺牲一个人救天下人,如果这个人是我自己,那我觉得我可以义无反顾,若是要我去决定舍弃别人去拯救天下人,这我办不到,我也没有资格……”
老夫子觉得自己遇到的又是那些普遍的“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答案,有些失落。
年轻人的声音再次传来,令他心神一震。
“其实这个问题很久之前就有了定论,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景都有不同的结论。有先贤曾说‘杀一人是为不义’,就算是不得已而为之也是不义,但是如果是牺牲自己而拯救天下人,自己可以当仁不让。”
“如果是在两军对垒期间,行兵打仗就没有这么多的大义了,因为你的大义有可能会连累三军,行军讲究的就是绝对的功利,‘凡诛者,明武也,杀一人而三军震之,杀之;杀一人而万人喜者,杀之;杀之贵大,赏之贵小,当杀而虽贵重必杀之,是刑上究也’。兵乃国之大事,绝对不允许有任何的怜悯,当断则断,一切都是为了胜利。”
“而对于一国根本的国法来说,一个无辜的人和一万个无辜的人在国法的眼里,都是一样重要的,不能因为看数量的多少就随意践踏少数人的生命。”
老夫子恍然大悟,自己困顿了半生的难题被这个年轻人三言两语的解开了。
……
酒楼里,李楚歌听完老夫子说的这段故事,心中也舒畅不少。他很佩服这个能说出这么一段话的人,但是他还是朝着老夫子摇了摇头。
老夫子笑了笑,他讲出这段往事就是想看看李楚歌在听了连他自己都觉得是最佳的答案面前,李楚歌究竟会不会改变自己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