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无上君策府(1 / 2)
无上君策府,万里破虚极。
君策府在洛城的北侧,上风上水,连绵的田地和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房屋,看起来不像一座府,更像是一座城。
百年前,夏国第5代君主慕容启在位之时,国力达到鼎盛,远超商国和周国。但慕容启忽得急病卧床不起,朝中各方势力,为争皇位争斗不止,商国和周国趁机联手伐夏。这次不但动用了6万大军,商国还请下了明月山上的高手相助,刺杀了夏国统帅老将军公孙善。
夏军连连败退,连洛城都失陷了,慕容启躺在车上逃到了临城,身边兵卒只剩下不到2万,夏国危在旦夕。
这时,公孙善的儿子公孙路忽然出现在临城。
公孙路幼时便是夏国有名的神童,9岁就击败了羽林军的大统领李道元。虽然有李道元不许使用内力,双方只比剑法的约定,这也足以轰动夏国武林了。公孙路1岁时候,被其父送离洛城,外出学艺。谁也不知道他的师傅是谁,但其父公孙善号称大夏第一高手,愿意让自己唯一的儿子离家学艺,肯定是有更了不起的人物才对。
现身临城之时,公孙路已经年近4旬。慕容启身边的将领怀疑公孙路的身份,公孙路让1名夏国最负盛名的上将联手攻之,结果公孙路只出了一剑,1人的兵器便全部离手,但身上却没有一丝伤痕。
众人骇然,公孙路这一剑确实是公孙家最负盛名的三大绝技之一,名为“长河落日”。但公孙路这一剑的威力远超其父,即便是明月山的主持半缺上人,恐怕也挡不住这惊世骇俗的一剑。
慕容启大喜,欲拜公孙路为帅,执掌三军,但被他拒绝了。他说自己没有尘心,原本不想过问战事,只是老父被人暗算,明月山过于卑鄙,才出世救驾。办完这里的事,他还要继续修行。而且他只修武功,不习兵法,带兵也不是他的长处。
此时慕容启身体好转了不少,便亲自挂帅,而公孙路则专门负责刺杀商周联军的重要人物。自此,商周联军不断传出名将被刺的消息,军士无心恋战,节节败退。夏国的军队很快不但收复了洛城,还抢回了大半国土。
明月山的半缺上人终于出手了,他与公孙路约定在洛水之阳一决高下。如果半缺上人败阵,则明月山百年之内不再过问商国之事。
这一场大战无人得见,只知道事后,半缺上人带着全部明月山的高手离开了商营,江湖上再也没人见过明月山的门人。而公孙路回到夏营便卧床不起,休养了两个多月才能下地行走。
公孙路对慕容启说,自己拼着重伤勉强赢了半缺上人一招。虽然让明月山撤出了战事,但自己的身体再也不可能康复如初,仙机已断,只能留在夏国了。
慕容启虽然惋惜,但同时也是大喜,公孙路终于不会走了!他在洛城北部选了最好的田地赐予公孙路,边上还有一座夏国最大的铁矿,也都送给了公孙路。
公孙路虽然领了封赏,但却不愿接受任何官职,只说自己一介武夫,担不起治国重任。慕容启倒是不在意公孙路具体做什么,有他在身边就好,于是把公孙路的封地命名为君策府,同时拜公孙路为国师,并要求皇族中的少年,在十岁之前,至少都要到君策府中练功一年以上,否则一律不授予爵位。
公孙路后来娶妻生子,君策府由此历代都有高手出世。每逢战乱,君策府的高手都会亲临前线,护卫国君和将帅的安全。
而自慕容启之后,历代夏国帝王都曾在君策府拜师,君策府的地位声望自然也是每日俱增。但君策府的后继国师,都秉承公孙路的遗训,只护卫皇家安全,绝不介入任何朝廷纷争。这也是皇室和君策府,百年来一直保持亲密关系的重要原因。
慕容昭驾崩后的第7天午时,晋王慕容宽前往君策府拜见第4代国师公孙长青。公孙长青近3个月来一直在闭关修炼,苦修虚极神功第九重,所以慕容昭驾崩之日,他都没有进宫悼念。而慕容宽一直派人守在君策府,公孙长青一出关他就得到了消息,火速骑快马来到了君策府。
到了君策府门前,守卫赶忙上前施礼。
慕容宽问道:“我求见的事,禀告国师了吗?”
“国师一出关,就跟他老人家说了,圣主驾崩的事也禀告了。”
这时,门中走出一个身材瘦小的老者来,看起来6出头的样子,头发花白,但眼神却如孩童般清澈。他身后陪着几个家人和徒弟,都是君策府中声名显赫的修行者。
慕容宽赶忙上前作揖施礼,说:“慕容宽拜见国师!”
老者还了个揖,说:“不敢当,晋王多礼了。”
按照夏国的规矩,虽然有君臣之分,但历代国师都是帝师,即便见到皇帝也只需作揖便可,不必跪拜。而皇帝见了国师也必须施礼,以示对师长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