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大漠草原各部反应(2)(2 / 2)
相对而言,中原王朝大都缺乏大规模的骑兵部队,只能依靠大量步兵去与对方交战,但两条腿的男人无论如何也跑不过四条腿的骏马!因此,步兵打骑兵都是“送人头”,除非所有步兵身穿重甲持长刀大斧。
唐朝的“陌刀队”是“骑马的重装步兵”,也是唐朝专门用来克制游牧骑兵的“杀手锏”,因为“陌刀队”身穿“明光铠”能轻易抵挡弓箭射击,但手中的“陌刀”却能轻松将迎面冲来的骑兵剁碎掉,如墙而进,所向披靡。
正因唐朝中期以前有这么一支战力恐怖的“豪华步兵”,让唐朝在攻灭西突厥,威震吐蕃,阻挡阿拉伯人东进,独霸中亚时游刃有余。但“安史之乱”后,唐朝因国力衰微,没钱供养边军,导致“陌刀队”被解散。
不过,此次蒙古大军南下后发现大同城戒备森严,所以决定寻找战机。最后,蒙古兵发现大同西侧的防御较弱,于是集中全力进攻西侧防线。就这样,“应州之役”爆发了。明武宗也如愿以偿地可以打仗了。
明朝的“九边”关隘众多,但不可能处处设防。故按照后世明史专家李洵教授的说法,“应州”其实是一个诱饵,是武宗故意放蒙古军进来的“口袋阵”,这说明明武宗是一个懂得用兵之道的君王,而非纨绔子弟。
蒙古军深入山西大同境内孤立无援,若大同城守军再断其后路,则蒙古军易被夹击。按照《明史》和《武宗实录》所说,蒙古军逼近应州之后,大同城的总兵王勋立刻率军南下,和蒙古军进行野战,结果双方死伤惨重。由于王勋亲自上阵杀敌,因此让明军士气大振,最终迫使蒙古军只得继续向应州方向败退。
第二天,双方再战于应州城北,蒙古军包围了王勋的军队,王勋军队不得入应州,只得原地防御,等待援兵。继而大雾,蒙军撤围,王勋才得以化险为夷。
王勋力战蒙军,拖住了蒙军的步伐,而武宗在阳和立刻进行战略调整,急调应州城附近城池的守军四面合围盟军,但因明军人数不足,而蒙军兵力占优,故明军反而陷入了被分蒙古军割包围的危险境地中。
这时,明武宗得知消息后万分紧张,决心亲赴应州主持大局。皇帝的到来,使明军士气大振,且明军各部山呼万岁,喊声震天,皆力敌死战,被蒙古骑兵分割的明军遂合兵一处,摆脱了被逐个击破的威胁。
合兵后的明军和蒙军大战不分胜负,但因蒙军没有物资补给,故只得向朔州方向撤退,而武宗则率领大军继续追赶。后来因天气原因,远处大雾弥漫,武宗不敢轻敌冒进,也撤回大同,“应州之役”结束了。
对于“应州之役”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按照后世清朝人的说法,应州一战,明军杀敌16人,但牺牲52人,重伤563人,如此之战能叫大捷?
可是,按照后世学者李洵教授的《正德皇帝大传》考证,“应州”一战,明、蒙双方大规模交战至少6次,特别是武宗参战之后,明、蒙当天大战足足12个小时,而蒙古骑兵人数多达五万却仍依旧败退了。
《武宗实录》中也说,“应州之战”惨烈到皇帝的战车都要沦陷的地步。因此,这么激烈的大混战,双方投入的总兵力没有八万也接近十万,怎么可能只杀敌16人?由此可见,后世满清一直在试图摸黑前朝。
从“应州之役”的效果可知此战为何会被称为“大捷”了。因为当年的蒙大军主力虽然安全返回了草原,但此后的“武宗一朝”,直至嘉靖二十九年(西元1550年)“庚戌之变”,前后共33年,蒙古各部落都没有再大规模组织骑兵南下抢劫明朝边境,这对于一心想要恢复“元朝”的“达延汗”来说很不正常,毕竟他不是傻子。
因此,明武宗朱厚照这次“御驾亲征”,应该是在“阴差阳错”中打了蒙古人一个措手不及,让他们不敢再次轻易南下进犯明朝边境,至少也让蒙古各部贵族们明白了南方的“明朝”不是“宋朝”,不是轻易能攻灭的。
明武宗朱厚照虽是一位顽童般的皇帝,并且只活了短短31年,但却因其“身世之谜”、“只想做大将军而不愿做皇帝”、“纵情淫欲并死于豹房”而遭到后人诟病,但他“御驾亲征”取得“应州大捷”换来了中原太平!
………………………………………………
哈哈,多谢各位书友关注,收藏,推荐,订阅和评论本书!身为作者,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为各位读者提供一部符合大众口的“都市异能”兼“修真玄幻”小说。常言道“人生苦短,笔尖修长。”是故,修真路漫漫,何处觅长生?烦恼无去处,且看书中人!愿《天地任我行之“系列”》小说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与感悟!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道友们,打工辛苦,时间紧迫,创作不易,点赞收藏,顺便转发,欲知情节?下回分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欢迎阅读我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