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东大王率部降中原、牵子经酹酒雁门关(2 / 2)
夏侯玄举樽笑道:
“那,子经大哥又有何志向?”
牵招闻言,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他望着远处的边塞,朗声言道:
“好男儿自当纵横沙场,为国建功,但,招非唯想要建立武功,亦有一番惠民之志。河西鲜卑与汉民,有十数万家之众,但却互相隔绝,往来不便。吾欲使此边民互通有无,而后,整治好陉北故城,上馆城,在此招揽遗民,屯戍兵马,自可凭借此新城,威震内外,而远近之胡人,也势必都对我大魏心悦诚服。
此外,此上馆城中,还可将边界遗民一一造册在籍,故还可防范盗贼细作混入城中。
边界之士,虽多蛮夷,但也不乏智能之士,只可惜一直没有入仕门路。因此,招想每年挑选志士俊杰,送他们到洛阳太学就学,然后,再叫他们再回故里,传授乡中他人。
若如此,不出十年,招可令北境书院兴盛,学风盛行。
另,雁门马贼时常骚扰百姓,吾还想百姓战阵之法,以便自行抵御,马贼。而乌桓新附,招还当上表陛下,恢复乌丸五百余家租调,使其民备鞍马,于边境侦查敌情,让其彻底为我大魏所用。
还有,北境井水,又咸又苦,境内百姓只能推车挑担,到很远的河边挑水,往往来回要有数里之遥,百姓常常深以为苦。招想在此勘察地形,据山势,开凿河渠,再引水入城,如若此事一成,百姓定会深受其益,不再为水源长途跋涉。
这些,便是招这数年来的夙愿!”
“好志向!”
夏侯玄闻言,胸中也顿时豪气顿生,原来他只当牵招是一热血儿郎,今日才看出牵招的深远目光与过人才干。
两人再次对饮一樽。
远处,关外不知是何处的戍卒,正吟唱着古时的歌谣。
夏侯玄与牵招二人听得仔细,那正是秦风中的无衣。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听着雁门关外,山谷之间飘荡的军中歌谣,吹着凌冽畅快的北风,喝着北境苦烈的美酒,谈着最令人神情激荡的往事与未来,夏侯玄与牵招二人不禁都有些微醉了。
————
洛阳城,内城九龙坊,苏家茶肆。
一身便服打扮的河东王曹霖,此刻正与一人密谈着什么。
自从散骑常侍、校尉卞兰返回洛阳,传了皇帝加封皇弟曹鉴为东武阳王的诏令后,曹霖便觉如芒刺在背一般。
此次,由于自己的大意疏忽,已然失去了父皇的信任,如今父皇又立了这么一个不之藩的王爵,意思已经十分明显了,自己又怎么可能坐以待毙?
而自己又绝不可能做的太过于露骨,因此,曹霖与府中门客密议之后,最终选了三日后骠骑将军曹洪府上的宴会,作为行事之时。
苏家茶肆中的曹霖,不经意间,嘴角牵出了一丝狰狞可怖的笑容。
————
青州城。
这是皇帝陛下在此处淹留的最后一个夜晚。
曹丕决定微服出行一次,好好看看这片新近被自己彻底掌握在手中的土地。
有吕虔、王祥,以及王凌等能吏强臣镇守治理,州内比起以前,可称是清静无事,政令教化也推行无阻。
皇帝缓缓行走在宽阔舒朗的青石板道之上,没有厚重威严的龙袍与冕旒压在身上,恍惚中,他感觉自己好像又回到了很多年前的时候。
那个时候,他清清楚楚的记得,自己还只是一个少年。
远处的街道上,一群玩闹的孩童,正传唱着新编的歌谣:
“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