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三难五害(1 / 2)
团练判官温庭皓为崔彦曾分析了当下形势,总结为“三难五害”:如今讨贼有三难,而纵贼有五害。
朝廷下诏赦免,而我们擅杀之,一难;
率领他们的父兄,讨伐他们的子弟,二难;
盘根错节的关系,牵连人员众多,势必导致杀戮太多,三难。
戍卒擅归,如不惩治,诸道戍卒纷纷效仿,一害;
士兵杀长官而无罪,又成不好榜样,二害;
他们制造兵器,招纳匪寇,壮大实力,再不及时镇压,将成大麻烦,三害;
城中将士与他们都是亲属,若再联合银刀军余党,里应外合,后果难以想象,四害;
现在他们已经逼迫官府,罢免朝廷命官,编为独立团,这难道不是银刀军死灰复燃吗?五害。
这其中有重复。我们可以稍作总结归纳:
根本的纠结点就两条:不能讨,不好讨。
不能讨,是政治风险。朝廷的抚慰政策掣肘,困扰着令狐绹和崔彦曾。
不好讨,是军事风险。庞勋党徒与徐州城军民是相亲相爱一家人,投鼠忌器。即便成功讨平,后续的处置工作也是一大难题,杀太多就会激起民怨,杀太少就会留下隐患。
同时,通过这次会议的讨论,我们也不难看出,庞勋所谓的“密旨”根本就不存在。朝廷从来没有给崔彦曾下过擒杀擅归徐卒的密令。否则政治风险就无从谈起,崔彦曾也不必如此左右为难。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朝廷未必及时了解庞勋党徒的所作所为,计划不如变化,藩镇将帅应该随机应变,灵活改变不合时宜的政策。哪怕要冒巨大的政治风险,罢官免职在所不惜。崔彦曾终于痛下决心:镇压徐贼!
庞勋匪帮公然威胁朝廷,暴力抗法,妨碍公务。从现在开始,对他们的称呼也将由“徐卒”改为“徐贼”。
崔彦曾一方面调兵遣将,一方面也赶紧派人向朝廷通报最新的特殊形势,阐述出兵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出征前,崔彦曾做了重要的战前动员,向将士们宣布了庞勋匪帮的几大罪状,说他们不仅把无辜的徐州百姓拖进水深火热之中,更是玷污了军人的形象,特别是严重损害了徐州军人的名声。
同时,崔彦曾也着重强调,说本次平叛照例只诛首恶、余皆不问,你们陷在贼军中的父子、兄弟是不会受牵连的。
最后,崔彦曾反复告诫带兵大将元密,务必要保证贼军中的朝廷敕使张敬思的安全。
张敬思是朝廷派去庞勋军中抚慰的高级宦官,被庞勋扣为人质。
我们纵观历史,就会发现,凡是出征前得到要保证敌军中某人安全的命令,那基本都会打败仗。这次也不例外。
两军厮杀,刀枪无眼,保护一个人比杀死一个人要难得多。
元密率领大军出发,他重点思考的问题,不是如何快速平叛,而是如何拯救大宦官张敬思。
最后,元密想出一条妙计:伏击。
具体计划是在任山馆驿附近设下伏兵,派士兵化妆成樵夫,刺探情报,等目标人物——宦官张敬思出现之后,确定好关押地点,再联动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