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天生‘好运’(1 / 2)
深谷之中,陡然呼喝,更兼郑拙故意为之,暗蓄真气,只震得这十数位老百姓脑袋嗡嗡作响,顿时乱做一团,各自把手中棍棒摆开门户,小心提防。
待到看见是一位小道士,后面只有憨憨探出头的尹笃一人,惊惧才渐去,纷纷围拢过去。
“你这小道长,怎么敢在深林中歇脚。”
可见道门深入人心,老百姓匝然见到道士,十停的戒心也会去掉五停。
郑拙缓缓微笑道:“我们哪里像道士了?哪里小了?我可不比你们个头小。”
就这一句,分明是少年语气,众百姓戒心尽去,纷纷柱起棍棒,笑成一片,纷纷互相取笑胆小如此。
郑拙也嘿嘿傻笑,明明鹤立鸡群,又与众人融成一片。
这种手段,却有一个名头,叫做“摄神道音”,乃是送葬法事中惯用的手段,先要惊诈,凝聚人心,统一指挥,后则转移话题,安抚人心,乃阴阳先生赚钱养家之不二法门。
阴阳先生在这方天地广泛存在,国家叫做钦天监,地方则称为阴阳户,代代相传,享有国家补贴哦。
阴阳户中,因为传承稳定,业务繁多,所以高手层出,但多数只是堪舆点穴,只有真正习得“摄神道音”道门真传的阴阳先生,才能言出法随,扭转阴阳。
当年丘处机真人远赴西域,面见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讲经说法,正是糅合了“摄神道音”神通,才能说服那位蒙古王者,活人无数,造福苍生
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
郑拙见到师傅做法事中使出手段恍若神人,虽然年龄幼小,却懂得那是一种神通,痴缠哄磨,各种手段用尽,方才习得一点皮毛。
尹笃对于这种本事,却是学也学不来,只因他只会觉得神异,却不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而郑拙却会在平时发现山上众道人的奇异之处,锲而不舍,问清楚,学到手。
郑拙拱手为礼,问大家:“众位乡党怎么在山谷中?可是从官道边迁移过来的?”
百姓中有一位长须老者,显然是话事之人,开口道:
“咦,你这小娃,果然不是道士?!看来个头不小,可惜嘴巴上的绒毛毛,让人一眼就知尚是雏儿。你们从哪里过来?要往何处去?”
老者怎能一眼看出不是道士,却是郑拙故意为之。
既然答应师傅道长隐匿师门,他二人就处处小心,刚才行礼,就用普通老百姓学自儒生的拱手礼,却不是道门的‘一气化三清’或者负阴抱阳拱手礼。
那老者年岁既大,此处又距崆峒山不远,自然早受道家仙气渲染教化,一试之下,果然识货,知道郑拙是普通人。
郑拙早有准备,自然接话道:
“这位老伯,我们两是崆峒山上代修的替身,如今年限已满,被逐出山门,正准备回去老家固原镇,寻访亲族。途中饥饿,本打算捕两只野兔填饱肚子,有只野猪却想吃了我们,只好奋力一搏”
山中野猪都已饿得急眼,见着两人就要行凶,却被二人顺手斩杀。二人怎也不会讲出杀野猪用得手段大大的残忍,桃木剑上,甫一下山,便已沾染了世间之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