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花钱买安心(2 / 2)
他们手里有钱,但钱不是这样花的。
白总商不以为意道,“我们徽商行走四方,这点钱不算什么,若是我们这一次能搭上巡抚大人这条船,就是几百万两花出去,也值得。”
还是白总商看得远看得通透。
他们这些商户并不是单纯的商户,在基业稳固后,很多家中耗费家财建立族学聘请名师大儒,为了供家族子弟读书,家族子弟也不负厚望,先后出过举人进士。
朝中有人好做官。
胡总商点点头,“都回去准备吧,花点钱这是小事,怕就怕,到时候有钱都花不出去,那就难了。”
像许家那样,未来得及花钱,家就被抄了,家里的钱全成了别人的。
是花钱还是被抄查,众人心里明镜似地出了茶室。
……
同商人们一样忐忑不安的,还有身在府衙的李知府。
桌案上堆积着一叠厚厚的公文,几天未翻阅过,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府丞领着两个衙役抬着一个大大的木箱进来。
“知府大人。”府丞喊道。
说话间他睨了一眼桌案上的公文,没见少,一个都没看呢。
李知府听到这一声唤,抬起厚重的眼皮,“什么事?”
府丞用手指了指木箱,“这些都是地方上的县令上献的公文,要不要抬上来。”
他说完又后悔说这样的话,抬上来也不一定有心思看,李知府这几天正烦着。
“抬上来吧。”李知府叹了口气。
衙役将木箱抬到李知府跟前,打开盖子,里面全都是一本一本公文,李知府随手拿起最上面的两本,他看之前有些猜到,全部都是因为遭遇大旱,秋粮收不上来,地方上的官员请求宽限减负。
府丞知道李知府心情不好,缓了缓道,“因为征收秋粮的事,引发了几起官差与民众的纠纷,好在没有人伤亡。”
人都吃不起饭了,什么事都有可能干得出来。
“他们向我请求减负,谁又会给我减负。”李知府道。
朝廷亲派的钦差已经到达徽州,这一次不是为了督粮就是为了督税,江南鱼米之乡,朝廷很大一部分粮食和赋税来源于江南。
作为江南的一个府衙知府,李知府深感到肩上的压力。
巡抚潘大人到访,这无疑于把他架到火上烤,这几天,他也苦于没有机会和潘大人搭上话,也无心政事。
府丞从木箱中找出一本,“也不是没有例外,这个县的秋粮就全收上来了。”
这一下李知府也来了精神,“哪个县。”
“绩溪。”府丞道。
绩溪是徽州最小的一个县,李知府作为一府的父母官,当然知道,这个小县地贫县穷,没有官员愿意去为官,他记得绩溪的县令罗秋生,寒门出生,通过科举考取了功名,但因为家境贫寒,家里没有钱打点,后来才任了这个小县的县令。
这个小县土地贫瘠,在这么困难的年景,竟然能把秋粮都收齐了。
“快,拿给我看看。”李知府高兴地催促。
他接过府丞递过来的公文,一个字一个字很认真的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