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量力而行(1 / 2)
这是八零年代第三个年份的九月,边疆乡村空气清冽,阳光明媚,绿草如茵,河水清澈,炊烟袅袅,驴喊羊叫。玉米面逐渐退出餐桌,牛奶鸡蛋日益常见,年轻的父母们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青春期的成群的少年们呼啸来去,七十年代后的两次婴儿潮让这个国家的人口首次突破了十亿,计划生育政策在边疆刚刚推行,此时并没有人把这当回事,毕竟,地广人太稀。
这是最不确定的时代,也是最喧嚣的时代,历史的大潮涌动,人们本能的感觉到了时代变化带来的巨大能量,既兴奋又迷惘,此时,过去的还在收尾,未来隐约间有了方向。
伊河乡中初一三班学生尔东,这一周来强迫着自己沉下心来,努力融入空壳中学的日常,这一个星期里,他也初步确定了未来学业的方向。
目前的大环境,即便是堂堂如梁副乡长,也只能送一个儿子去县城四中,尔东自然不认为自己的爹娘会有什么隐藏的关系还没有启用,更不会因此而抱怨什么。
鉴于乡中目前这种扯淡的现状,尔东决定珍惜时间,以后全力专注于文科。至于物理化学生物之类的理科科目,就随缘吧,本来就不擅长也不喜欢。
这个想法就没必要告诉父母了,他俩从小学起就没有管过自己的学业,再者说了,按照以往的经验,只要不是家庭能力范围以外的夸张要求,父母一般情况下都会满足。
比如说他旁敲侧击的透露了一下想买台电视的想法,为此还煞费苦心的卖了一下惨,结果母亲马上就答应了,然后催着老爹满世界找电视票,因为此时电视机还是凭票供应。
尔东早就从鄂胖子丫头那里打听到,只要钱能到位,电视机这玩意儿目前其实是供大于求的状态,所谓电视票顶多算是个订货证明,提前打招呼留货的意思,过年前一家三口看上电视没有任何问题。
尔东想把初中三年的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课本全找来,这事要靠老袁头帮忙。内容搞不搞得懂无所谓,先死记硬背再说。
病愈后,尔东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有很大提升,远远好过大病之前。二十天浑浑噩噩中不断重复的糟糕梦境,某种程度上似乎是一种细节记忆法的强化训练。目前虽然达不到传说中所谓过目不忘的境界,但背诵一篇五百字左右的文言文,大概需要三四遍强化记忆就完全可以巩固下来。
普通的现代文就更不在话下了。
单论背课文,一学期该背的都尽可能短时间内背完,节省下来的时间,抽出一部分理解和训练就可以。只要数学不太差,考高中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毕竟也是一乡之小升初状元,二三百人里的卧龙凤雏,起码的智商还是在线的。
还有英语,没有别的捷径,也是背课文,管他什么发音语法,俄式口音又怎样,闷头背就完了,这年头教的学的都是哑巴英语,出去了压根儿开不了口也用不上,老毛子离得那么近都不来,何况隔了十万八千里的昂撒人。
尔东甚至想到了上高中后该怎么办,到时候干脆就跟学校和班主任老师摊牌,说明自己的情况,刚开始就放弃理科科目,专攻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