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赶赴省城(2 / 2)
杨凡想都没想就拦住路中间,男子见有人拦路,直冲下来对着杨凡就是一掌。杨凡想躲没躲过,被打的一个踉跄差点倒下,男子从杨凡身过夺身而过。
差点倒下的杨凡后背被一只手掌撑了一下没倒下去,背上的手掌挪到杨凡的左肩顺着胳膊而下抓住他的手腕往前一拉。杨凡就稳稳地站住了。
还没等受到惊吓的杨凡回过神来,就看到那个逃跑的男子也被人从后面掐着脖子拉了回来,掐住他脖子的手一松,他就自己瘫在地上了。
救杨凡和抓小偷的人是同一个人,一位年纪看来五十多岁的男子,头发花白,身着一身月白色对襟衫,脚上是一双黑布鞋。
杨凡连忙对老人表示感谢。老人也只是看着杨凡笑了笑没说什么。山上的女孩也下来了,看到滩在地上的小偷,也对老人表示感谢。这边的动静也惊动了附近的治安亭,偷东西的男子也被人带走了。
杨凡是在农村长大的,在家时也不缺少劳动,按说体力也是不错了。没想在被一个干干瘦瘦的男子就推地差点倒地,心里也有点不服气。早上再也不睡懒觉了,五点多就起床围着足球场跑步,在边上的器械上锻炼身体。在旁边的小树林里每天早上也可以看到有老师在里面打拳锻炼。
这天早上,杨凡锻炼完准备回宿舍。看到林子里有一位老人在打太极拳,就走过去看了一下。老人上身穿着月白色对襟衫,下身月白色灯笼裤,足蹬黑色浇口布鞋。出手收足,行云流水。
杨凡仔细一看,这位老人正是那天在山路上遇见的那位老人,看来老人也是学校的老师。想着那天老人帮自己和对付小偷的手段,再看现在这行云流水般的太极拳。杨凡知道老人肯定是有功夫在身的,心里升起一点想法。
老人在打拳,杨凡也不打扰,就在边上静静地看着。过了一会,老人缓缓收起架式,轻吐一口气。杨凡走了过去。
“您好!那天真的是太感谢您了。”杨凡走到老人跟前说“没想到又遇见您了。”
“哦。你就是那天拦小偷的那个小伙子啊,勇气可嘉”老人笑了笑说“没想到你还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啊。”
“是啊,那天没有您,我可就要受伤了。真是太感谢您了。”杨凡再次对老人表示感谢“这也是这个学校的老师吧。”
第二次遇见,老人也跟杨凡多聊了几句。杨凡知道了老人是王,是这个学校的教授。至于为什么之前没见过这位教授,是因为老人现在都六十岁了,没正常带课,只带了几个研究生。早上在这里也不好多聊,两人各自离开。
杨凡每天都坚持锻炼,也经常能看到王教授在这里打拳,锻炼完了两是也是各打一下招呼就走。杨凡想着王教授那天的身手,就想跟着学习,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一直过了一个月,杨凡才顺利拜入了教授的门下,开始跟他学习太极功夫。
王教授的太极拳传自陈氏太极,相传陈氏太极为明朝时期陈卜所创。陈氏太极拳采取阴阳学说,以动静开合之理,与刚柔虚实之法,为轻沉迟速互练之术;拳势动作,均以螺旋进退,称缠丝劲,为陈氏独创之奥秘,世代口口相传,颇少文字记载。
整整跟着学习了一年,杨凡也只是熟悉的拳路架子、行气心法及混元桩功。要说学习效果,却是没看到一点明显的效果出来。杨凡这时想起了当初开始学习的王教授所说的“耐得住寂寞”为何意。
一年后,教授退休了。其实他早一年就可能退休了,但是手上还有几个研究生没有毕业,就推迟了一年。退休后王教授搬出了学样,住在学校附近的一个小院。小院位于岳鹿山脚下,占地有两亩左右,这王教授家的祖地。这里背靠岳鹿山,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一个休养的好位置。
教授在离开学校之前跟杨凡说,让杨凡有空就到自己家里去。后来杨凡每到一放假就往教授家中跑,教授的夫人姓杨,看到这个跟自己同姓的孩子也很是喜欢。每次杨凡过来,杨夫人就留杨凡下来吃饭,每次都还搞得很丰盛。说是学校的饭菜没营养,要给他补一补。杨凡嘴巴也很脸,叫杨夫人师母,哄得师母也很开心。
教授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都在外地工作,一年回不了几回。有杨凡在家里热闹一下,自然两口子都是很开心的。杨凡也把教授家当自己半个家了。
等到杨凡毕业回家时,教授还叮嘱跟杨凡,要他记住刚开始学习时自己说的话“要耐得住寂寞”。自己是十八岁学习太极,到了四十岁才真正窥到门境,练到现在这个境界也是到了五十多岁才练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