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百万?(1 / 2)
蒋斌文的影响力还是有的。
尤其是在新书评价上。
当他的粉丝看到他发了新书评后,评论区立刻就热闹了。
“好家伙,刚看前几段,我还觉得是他那个熟悉的毒舌的味道,没想到后面还有个然而!“
“求生欲还挺强哈哈哈……”
“这书真有这么好看吗,还没来得及买,想先在网上看看大家伙的反应。“
“鸿篇巨著,吹过头了吧?”
“看来是写小软文了。“
“苏天文的文笔和历史底蕴肯定是有保障的,新书应该不差。”
“说那么多都没用,还不如自己去买一本看看。“
“举手!举手!我买了一本,只看了第一页,然后就看到了一首词……”
“楼上怎么突然哑巴了,继续说呀!“
“我平生最讨厌两种人,第一种就是话说一半的人……”
“”
《三国》发售两天,第一批买书的人都已经差不多看了一遍。
网上立刻出现了许多争吵。
然而大多数普通网友们争吵的方向并不是这本书好不好,而是刘备和曹操谁更强。
或者是蜀国的大将和魏国的将军哪边更厉害。
只有一些学者、作家、书评人倒是认认真真地做出了评价。
原本这些评价还在控制之中,大家都在理性地讨论。
但是众所周知,讨论的越多越容易变成谩骂。
你觉得哪里好,我就一定要说那里坏。
反过来也是如此。
其中两位名气很大的书评人更是隔空骂战。
一个人这样写道:
“有些人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写不出来好的东西就要说别人也写的差。“
“我就想问问,您能够写出《临江仙》吗,您能够写出一本时间线横跨百年的历史巨著吗,您能够把这么多人物写的分外鲜明吗?“
另一个人立刻回道:
“《临江仙》我是写不出来,但想必您也写不出来。你说我写不出这样的历史巨著我承认,但是我不能够合理地批评吗?“
“我只不过是提出我的看法,但你偏偏要曲解我的意思。“
两个人的骂战更是引起了一阵研究《三国》的浪潮,人们纷纷参与进来。
或者说,只是以前默默研究三国的学者们也忍不住发声了。
其中最让人信服的是这样一段评价:
“《三国》到底是小说,不是学术专著。”
“它做到了它该做的,也就是吸引读者,刻画角色的形象。”
“比如说忠义无双的关云长,机智过人的诸葛孔明,浑身是胆的赵子龙,哪怕是丑角吕布,也在书中显得英气勃发
“然而,刘备之德近似伪,诸葛之智状如妖,所以形象上未免与历史上的人物有些失真。“
“但这不代表这本书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