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乱世经商 谁能得利(1 / 2)
第二天天刚亮,就开始有人上门祝贺案子破了,一直到中午,来人络绎不绝。曲文魁和娘没说上几句话,光顾着招呼客人了。最高兴的还是明月,一会儿忙着做饭,一会儿忙着进来倒水,身子轻盈地就跟个燕子似的,乐得脸上笑开了花。
曲廷叶也早早地过来了,随身带了外出时特意为嫂子购置的礼物。黄氏见了弟弟,欣喜不已,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黄氏道:“你为了你哥的案子,把钱花光了,害你冒险出去挣钱。都是嫂子粗心,没有早点还钱。弟弟也是见外,嫂子有不是的地方你早点提醒,也不至于害得弟妹子跟着受苦。好在平安归来了,我对弟妹子也能交代过去了。”
“嫂子恩重如山,我帮不上大忙已经是对不起嫂子,做点小事不值一提。”曲廷叶说道:“我这次过来是想同嫂子商量,哥哥沉冤得雪,用不用上坟祭告哥哥喜讯,也好让哥哥在天之灵安息。”
黄氏低头沉吟了一阵儿后,只说是快到寒衣节了,到寒衣节上坟时一并祭告,这会儿就不麻烦了。廷叶见嫂子这样说,自己也不好坚持,就答应了。
黄氏不安地问:“弟弟这趟出去,是不是不顺?为何去了这么长时间?”
“我来正想跟嫂子说这个事儿。这趟出去,本想送货到青岛,谁知青岛的货出奇地便宜。李老板不甘心赔太多的钱,就商量着往西走看看,结果一路过了胶州、青州,到了济南,还是一样,李老板没法,只好把货赔着钱卖掉了。”
黄氏说道:“廷根曾说过,德国占领青岛后,把威海出胶东的商路给堵死了,只要青岛有的东西,威海卫的就出不去了,看来你哥说的没错。”
“可不是吗!”曲廷叶气愤地说:“青岛守着胶东出入口,进货出货比咱们可是方便多了。一样的货,他们光运费就比咱们便宜好几成。更何况,德国人海上原本有汽轮,陆上又在修胶济铁路。火车运输比咱们可是快多了,运量也大多了。我这大车行的买卖也没法干下去了。李老板说,以后威海产的货只能便宜卖给德国人、英国人或是日本人了”
“弟弟说的是。威海这边的货陆上已经走不通了,只能走海上。可码头和船全把控在英国人和日本人手里。几年的功夫,海上贸易几乎没有中国人了。”
“还有更奇的。”曲廷叶补充说:“李老板原想着捎点货回来,以丰补歉。谁知道,走了好几个地方,想买的货却都比威海贵。”
“这不奇怪。去年,英国人在威海搞了个自由贸易港,货物进来方便多了,可是出口被洋人堵死了,进来的货物只能在威海卖,结果越卖价钱越低。就拿纺织品来说吧,廷根原本想借着开通自由贸易港的便利,大干一场,投了不少钱,结果货物进来后,连烟台都过不去。在威海倒腾又干不过洋人,这布匹的价只能越来越低了。开通自由贸易港咱们没得好处,倒是洋人来了一批又一批,把咱们的商行都挤垮了。如今,一年多的功夫,威海已经倒闭了十多家商行了。”
“李老板也是这样说的,嫂子还是得早做打算。”
黄氏道:“昨天唐掌柜过来说,花生生意也快经营不下去了。往年这个时候,花生走货基本到了尾声。现如今,咱们路上运不出去了,海上被洋人把控,不给咱们开放通路,结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花生被洋人收了去。以前,咱家是威海花生贸易第一大户,廷根总是想着薄利多销,不让种田人吃亏,多少年了,花生价格基本持平。如今,洋人控制了市场,花生一天一个价,一个价比一个价低,种田的怨声载道,却又无可奈何。可洋人通过海路运到了香港,价钱马上翻上好几番。现如今,唐掌柜也没法了,想把花生生意停了。要是生意停了,又得解雇伙计。如今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我实在是于心不忍。”
廷叶想了想说:“嫂子要是不忍心解雇,能不能把大家的工钱都降点,也好相互照应一下?”
黄氏应道:“我也是这样跟唐掌柜说的。”
爹跟娘说话的档口儿,曲文魁趁空儿拿了花边手绢到厨房,在明月眼前晃了一下,说道:“明月,你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
明月只看了一眼,就伸手一把抢了过去,说道:“我从来没用过这么好的手绢。这是洋人用的,可金贵了。”明月看着手绢,一脸的兴奋,“我们老家时兴结婚那天男人给新娘子送手绢。要是哪个女人结婚那天得了这么好的手绢,还不得美死了。”
曲文魁想起了绣花姑娘说的‘给心上人买一个吧’,顿时红了脸,赶紧掩饰:“吃别人的嘴短,拿别人的手短。我吃了你的饼,你拿了我的手绢,咱们两不亏欠,扯平了。”
“想得美!”明月刮了一下文魁的鼻子,“你欠我的多着了。”转身从橱柜里拿出了个大大的面塑大老鼠,“你走了以后,我天天对着这个老鼠说文魁威武,不怕大猫;文魁威武,不怕大猫。”明月停了一下,说:“你猜怎么着?”
曲文魁道好奇地问:“怎么着了?”
“有一天,我正闭着眼、低着头祷告呢,听到“吱、吱、吱”的叫声。抬眼一看,来了好几个老鼠,要拜大王呢。唉呀妈呀,当时吓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