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收割前的准备(1 / 2)
张扬家收稻谷的机器和人合伙买的,脚踏式滚筒打谷机。
这东西听说还是经过数次改良的!
之前用的除了必须用到的金属部件,剩下都是木头。
主要部件就是头部横架安装的带钉刺的滚轮。
比这更原始的,就是拌桶。
张扬记得在刷视频的时候刷到过。
曾经也是有点意外,他以为都发展到现在这个时代了,应该不会还有这么原始落后的设备工具吧?
没想居然还有人用这么古旧的东西!
不过再一想倒也不算奇怪,华国地大物博这话不假,但各地经济发展并不均衡。
富庶的地方都在东南沿海、长三角一带。
中部的经济比起东南沿海,又次一等。
剩下的广大中西部地区、云贵高原,这种地方受环境限制,发展起来就缓慢多了!
各地发展参差不齐,再加上囿于地形限制,农用工具落后一点,也没什么出奇的!
有些地方依然用的畜力,连牛都没淘汰,农用工具原始一点,很奇怪吗?
不然他也不会刷到这种视频。
那种手打用的拌桶,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直接就是木板榫卯拼凑而成的,形状很像个大型的升斗。
上宽下窄,四边有耳,以便搬动时抓握,底下还有两根作为滑轨用的木条。
一头兜上席子以防打谷的时候,谷粒飞溅出来。
有的人嫌弃席子不好用,干脆直接用蚊帐。
打稻谷的时候,一般都是两个人站在桶边,你一下我一下很有节奏感,来回摔打谷把子,直到把上面的谷粒摔打干净。
脚踩的打谷机结构看上去也挺简单。
这玩意儿上辈子张扬没见过,他们老家不种水稻。
不过原身用过,所以他也是会用的,知道基本原理。
只是看着这玩意儿,张扬总觉得神奇。
要把这笨重的大家伙弄到田里去,田埂窄小,必须得四个大男人才行。
后来换成现在张扬看到的铁皮制成的舱室,拖动起来就轻松多了!
只是抬到田里也必须得四个人。
打稻谷的时候,用脚用力踩传动踏板,手抓稻禾塞进快速滚动的打谷机中打落谷粒,说起来比拌桶轻松。
但这时候的脚踏打谷机没有振动筛,桶斗里的稻谷掺杂着大量的杂物。
因此这后续的工作量也不少。
从割稻子、打谷,从桶斗里装袋,之后运到晒谷场。
一边晾晒一边还得筛检混杂在里面的断谷杆、碎穗叶。
之后几天晾晒中,还得一遍遍地筛检杂物,晒到六七八成干的时候先收起来,继续接下来的活计。
等田里都收完了,后续再挑大晴天继续晾晒,直到晒到抓一把稻谷在手里,窸窣成声就可以归仓了!
前世张扬从来没收过稻谷,但也知道,只要是收割,不管是什么粮食,步骤都不会轻松。
收割前,先检查装备。
各家各户把打谷机抬出来,检查一下齿轮、皮带等部位,给齿轮滴上一点机油,然后用脚噔一阵子看机器是否灵活。
按照责任田的远近一路收割过去,一天也就收割1亩地左右。劳动力少的话,估计一天都收割不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