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现实与理想的差距(2 / 2)
小荣荣的手指头,根根肿胀的、如同发足了福尔马林的八爪鱼。
根根手指头,已经亮开水色。
上面斑斑点点,
红色的血水、白色的脓,灰色的溃烂皮肤,红彤彤的发炎疖肿处
小姑娘手上的冻疮,看起来已经延续多年了。
这种陈年旧疮年年复发,一年比一年更严重
就这样仅仅一个9岁的小姑娘,每天还要噼柴担水,洗衣做饭,照顾弟弟妹妹。
小姑娘那瘦弱的肩膀,已经承担了太多、本不应该由她来承担的责任了
而和这个荣荣,年龄差不多的小丑妹妹。
她此时有陈晓端的悉心照料、有姬续远、和陈晓端母亲的疼爱
在小草妹妹的脸上,永远洋溢着的是自信的笑容、和发自内心的愉悦。
但在小荣荣身上,
张晓丽看不到一点点,她这个年龄本该有的天真烂漫;只看到了一丝沧桑
流着泪,张晓丽帮小荣荣擦药膏。
“姐,不要哭。”
小荣荣一边一点点、一点点的啃芝麻饼。
一边柔声安慰张晓丽,“我的手不害事儿。洗衣服的时候,很疼不过习惯了就好了,我能忍住。
就是烤火的时候,有点痒的受不了,总是想抓它可又不能抓。”
小荣荣此时脸上的神情。
是满足的、是快乐的,“因为我知道。越是抓到它,第二天我的手就会越难受。”
“嗯!我们荣荣妹妹,你做得对。”
张晓丽含泪一笑,“抓烂了,又会带来新的感染。那样的话,你的手,以后可就真干不了活啦”
小荣荣用力点点头,“嗯,我会忍住的咦?这个是什么药啊?我的手,感觉没那么疼了。”
张晓丽大包大揽,“这是罗旋哥哥配制的、专门用来防治冻疮、烧伤的特效药。
要是你用完了,只管来找罗旋哥哥要!千万别客气。”
小荣荣知道:哪怕去生产队的卫生室里,买1颗宝塔糖来吃,还需要7分钱呢!
人家罗旋哥哥给自己的这个药,应该不便宜吧?
所以小姑娘抬头,看着罗旋,满脸的难为情。
罗旋笑着点点头,“你晓丽姐说的对!等到你把药膏用完了,只管来找我要就是了。放心吧,这东西不值钱的。”
小荣荣听说这个膏药不值钱,这才放下心来。
自己给小姑娘的这个蛇油膏。
说不值钱,它还真不值钱!
这都是自己,在拉枯寨子的之时。
那边的人,都爱吃蟒蛇。
大规模开垦橡胶园的时候,不少蛇窝都被翻了个底朝天,山民们抓到的各种各样的蛇,那是不计其数
山民们吃肉,蛇油就归自己。
罗旋把这些蛇油拿到空间里,用个瓦罐熬出油。
然后再用空间里的泉水,把凡士林化开,掺入到蛇油里面去。
最终制成的这种防烧伤、治冻疮的特效膏药。
制造这些膏药,几乎没有成本,所以可以说它不值钱。
但也可以说这个蛇油膏,特别的值钱:只因为空间里那个神奇的泉水,除了自己才有之外。
别无分号。
等到荣荣小姑娘,把小小的芝麻饼吃完,一行人也走到了、那户住在塬上的人家门口了。
“笃笃笃——”
小荣荣上前敲门。
像她这种本地小姑娘去叫门,人家的戒备心,总归还是要小很多
“吱嘎”一声,里面的窑洞门响起。
一个汉子缩着脖子,前来打开院门,“谁呀?”
等到院门打开,
汉子一愣,“你们找谁?”
随后他低头看见小荣荣,这才咧嘴一笑,“哟,原来是老李家的大女子呀?荣荣,你带他们来的?”
小荣荣点点头,“占军叔,他们都是从南边来我们生产队,插队的知青。想来你家拉拉话”
那个叫占军的汉子,赶紧侧开身子,“进,快快进屋,外面冻。”
等到大家进了屋子。
汉子赶忙叫他的婆姨,去张罗烧水沏茶、煮鸡蛋、发面做饭
这是三孔连体的窑洞。
里面除了外面这一间、既当堂屋、兼厨房,还能当做睡觉的地方之外。
窑洞当中还有两个过道,可以通往左右另外的两间窑洞。
隐隐约约之中,似乎那两间窑洞里面,都住着有人。
但可能是因为家里,今天来了客人吧。
所以这些家卷不好意思、或者是不敢出来见生人。
见占军家婆姨,真的要动手开始做饭,张晓丽连忙开口阻止:“这位大哥,快叫嫂子别忙活了。我们吃过早饭的”
“早饭?”
占军微微愣了一下,“我们这边,都是吃两顿饭,可没早饭这一说。”
塞北自古缺粮。
久而久之,这边的人已经养成了一天两顿饭的习惯:上午9:左右,吃一顿。
等到下午5:左右,就开始吃晚饭。
闲时吃稀:什么拌疙瘩、煮粉汤、沙盖拌疙瘩、玉米湖湖、小米野菜粥什么的
农忙季节吃稠一点:全麦粉馍馍、黄馍馍、玉米糕、韭饼、烙杂面饼这些。
像什么扁食[饺子]、饸烙面、油璇这些东西,那得遇到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时候。
才会偶尔开开荤。
占军的婆姨在忙着用陶盆和面,只见她打开一口足足有1米高的陶缸。
拿着一个粗瓷碗费力的弯下腰。
缸里似乎有两个布口袋,一个袋子里装着粗粮,一个袋子里装着白面。
占军家的婆姨,把她的腰弯的很低,似乎整个人快要倒栽进缸里去了。
就连彭勇都看得出来:这户人家的存粮,恐怕已经不多了
只见她舀出一碗“全麦粉”,倒进陶盆。
然后再次转身,又费力的钻进陶缸,小心翼翼的舀出一点点白面想了想,这个婆姨又颠动手中陶碗。
把白面抖落回去一些
好似前几天的雪花飘零。
婆姨忙着加水,和面。
占军自己则陪着罗旋他们拉话。
彭勇问,“这位大哥,你们家单独住在这么高的坡上,要是遇到生产队的敲钟催促出工,你们该怎么办呢?”
上山下山往返一趟,起码得一个半小时。
所以彭勇很是好奇:这户人家,平时该怎么去参加生产队的劳动?
占军挠挠头,“额一家人住在这里,平时该什么时候下地干活,都是由我们自己决定。”
张晓丽不解:“同吃同住同劳动,现在倡导的都是要一起去出工。
你们怎么可以,自行安排劳动时间呢?”
占军指着窑洞外面,
开口道:“你们到塬上来的时候,也看见这条路,来回该多耽搁功夫了吧?
所以呢,平时生产队里,就不管我们家啥时候出工。”
彭勇插嘴一句:“那你们岂不是,成了单干户?”
此言一出,坏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