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五章 兄弟谈话(2 / 2)
“呵呵,知道你不信,当初我也不信,因为按照大明现在的发展模式,几代人之后,第三条就可以实现了,可是错就错在咱们的寿命太悠长了,这对百姓和咱们的后代来说就是一个灾难。”
朱舜苦涩的一笑,当初他得到系统时,是满身心的高兴,而得到系统给的修炼功法之后,那个时候的朱舜可以说已经兴奋的几宿睡不着觉,那可是长生啊,谁不高兴,谁不兴奋?多少雄才大略的帝王梦寐以求的东西,他们轻易而举的就得到了,这不得不说是上天给朱舜他们最大的恩赐。
可是他慢慢的发现长生,特别是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长生真的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
“以后要想咱们大明一路奋勇之前,皇权是必须限制的,甚至到最后必须消失,而限制皇权的最好办法,也是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交出军权,把军权交给国家。”
这个话题让天启皇帝的脸色开始变幻起来。
军权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是特别敏感的,这也是朱舜和天启皇帝是亲兄弟,并且两兄弟之间没有什么隔阂,朱舜才敢这样说,要不然天启皇帝该怀疑,朱舜是不是有其他心思了,再加上当初天启皇帝就是把手伸向了军权才遭到暗算的,而天启皇帝可没有朱舜那几百年的眼光,看不到将来社会的发展模式和状况,对于皇权他还是很在意的。
“以后的华夏是不需要皇帝的,皇帝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负担,一种限制。”
话既然已经说到这里了,朱舜就没有打算继续隐瞒,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全部说了出来。
“皇帝在我看来就是一个职业,就像现在的工人,老师,农民等一样,就是一个职业,这一点你已经有了体会,我就不多说了,但是我想说的是,皇帝这个职业很特殊,那就是只能子承父业或者说继承人只能在皇族内流转,这样无疑就给人造成一种想法,那就是皇族之人高人一等,这对于那些老百姓来说,公平吗?凭什么皇族之人生来就高人一等?”
“这有什么不好吗?”
“对于咱们来说是好事吗?”
朱舜反问了一句,看了天启皇帝一眼,朱舜站起身来继续说道。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句话你应该知道吧。唉!”
朱舜叹息一声,继续说道。
“这就和咱们很难看到有关了,你想想咱们开创了这个局面,真的很不容易,但是你敢保证咱们的后代会继续把这种来之不易的局面发扬光大,不,保持住这种局面持续走下去吗?”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是雄才伟略之辈,但是他们的后代呢?
秦二世而亡,汉朝二十六位帝王,唐朝二十一位帝王,宋朝十八位帝王,它们的开国者都是有大气魄的人物,都想打造万世基业,可是等他们死后,他们的王朝过不了多久就会灭亡,原因是什么?
“不能,他们恐怕连现在的局面都维持不住,更别提向前走下去了。”
这句话很真实也很无奈,因为他们不能保证自己的后代里面不出昏庸之辈。
“而现在,因为咱们的寿命悠久,不仅可以让现在的局面继续维持下去,还能让他更进一步,并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等所有人都开始习惯有咱们的存在,那么一种奴性和惰性就会产生,这就极大的伤害了华夏民族的创造能力和进取心,到时候他们已经习惯咱们的存在,贸然改变的话,百姓们会接受不了,从而让整个社会产生动荡,让大明止步不前甚至还有可能出现倒退。”
朱舜的话让天启皇帝沉思起来,其实朱舜说的还是轻松的,而他知道如果出现那样的事情,结果会更加的残酷,毕竟每当更朝换代的时候,皇族是最先遭殃的,身死族灭还是轻的,把祖坟都给刨了也不是不可能。
现在家家户户都供奉有朱舜的长生牌位,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现在所有的百姓都认可信王,如果现在信王突然被除爵,不,自己请辞不在担任信王,那么老百姓会怎么想?
也许可以不用在意老百姓们的想法,那些军队呢?
现在大明的军队都是在朱舜组建的军队之上建立起来的,他们对于朱舜的命令是无条件服从的,可以这样说,如果一支军队想要造反,天启皇帝只要把朱舜派到,不,不用派朱舜前往,只要朱舜一个命令,下面的士兵就会把想要造反的军官绑起来送到朱舜面前,在这样的情况下,谁敢罢免朱舜的职位,或者说就算朱舜想辞职,他也不敢同意,因为他要是同意的话,大明就会立即陷入战火当中,这没有一点夸张!
而朱舜现在想限制皇权,不仅要从天启皇帝那里限制,更要从自己这里限制,毕竟兵权实质上就掌握在朱舜手里,让朱舜交出军权,他愿意,大明近百万的将士不愿意!
这就是现在朱舜为难的地方,也是他说的在有生之年看不到希望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