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蜂窝煤和土灶的诞生,煤炭收为国有。(1 / 2)
在始皇帝同意以后,赵泗和李斯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于是繁杂的秦律之中再次添加了两条条例。
第一,各地百姓不管是使用石涅木炭薪柴也好,本地乡老和县丞官吏都有义务督促使用者注意通风。
此条例增进官员业绩考核之中。
乡老里正则施行奖惩制度。
如果哪个地方因为火毒入体而民众多发死亡,那就是官吏和乡老里正通知不到位,需要进行问责。
官吏和乡老里正在进行督促劝导的时候,百姓有义务配合,倘若不听劝阻的,第一次口头警告,勒令其务必遵守,如果有三次,那么官吏和乡老有权利施加小惩,如果是屡次不听督促劝导的,可以剃掉他的眉毛和胡须。
第二:各地官府有义务进行白开水推广活动。
岭南,楚地一带,则务必督促官民不得饮用生水,城池附近的官道,必须设置水摊,常烧热水,以给百姓饮用。
同时,官府对岭南地区将会进行一定程度的补贴和石涅资源援助,务必杜绝当地饮用生水的陋习。
这是赵泗和李斯讨论了许久的事情。
第一条,针对煤炭使用规范,光是这个惩罚力度赵泗都思考了很久。
经过深思熟虑,赵泗认为这种惠而不费且关乎日常生活的事情,不能用严厉的肉刑来加以规范。
故而,下放到地方的权力也只有口头警告,最高不超过十鞭子的肉刑,而且严格规定,鞭刑不能影响百姓的日常生活,最重的刑罚则是剃掉眉毛和胡子。
这条律令应该以劝告推广为主,而不应该以惩戒为主,李斯因为思想观念的转变,很快就同意了赵泗的提议。
而对于喝熟水的律令,因为考虑到烧热水也需要燃料资源,对于百姓而言如果日常都以喝热水为主,在石涅不曾推广开来之前,或许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此只是督促各地官府推广,有能力的就喝,没能力的也可以不喝,主要是为了让百姓心里知道喝热水能够避免大多数疾病。
而对于楚国南部,以及岭南地区等瘴气十分繁杂的地区。
喝热水就成了一件必须的事情。
但是百姓穷也是真的穷,因此这比补贴最后还是由大秦官府支出,然后再岭南以及楚国南部地区推广喝热水的风俗习气。
没办法,那边生存条件太恶劣了,喝生水的死亡概率太大了。
无非就是在城池附近的官道设置热水摊铺,沿途驿站也必须随时都能够提供饮用热水的供应,同时多往那边支援一些燃料资源,再由官府强制执行。
当然,官府热水肯定是收费的,不过收费价格十分低廉,一钱可以买二十碗热水,对于百姓来说大概也就相当于五毛钱这样子,这是可以接受的事情。
而且这个收费也并不是必须,要地方官员视情况而定,不是为了赚钱,主要是为了避免浪费和薅羊毛。
政令颁布以后,并没有引起来太多的波澜。
反倒是郑家的覆灭让他们货真价实的感受到了好处。
郑家覆灭了,覆灭的很轻松。
善阳多大点地方,边陲之地,拢共加起来一共也就四五万人罢了。
郑家也不过是一个地方土豪,一百多个骑士犹如虎狼一般严格的执行了赵泗的命令。
鸡犬不留,鸡蛋都给摇散黄了,甚至路过的狗都被踢了两脚。
百姓们头顶上少了一霸,最起码拾取石涅没有人在阻拦了。
对于善阳当地的百姓而言,最大的变化就是今年捡石涅过冬的时候没有郑家来收税了,其次就是,本地乡老和里正突然积极了起来,时不时督促他们通风。
通风并不是要门或者窗户一直开着,只需要注意燃烧时长及时换气,是不会影响正常取暖的。
麻烦是肯定麻烦,自然也有人因为麻烦而不遵守,于是就被乡老狠狠地惩戒了一番。
还有几个屡禁不止的,被剃掉了眉毛和胡子游街示众。
没办法,始皇帝的驾撵就在眼皮子底下停着,本地官吏和乡老当然执行的很到位。
甚至出现有官吏半夜定点爬起来,随着更声挨家挨户敲门通知通风换气。
可以说是负责到了极致……
而效果也真的很显而易见,最起码善阳这个目前在始皇帝眼皮子底下的地方,在严格执行了这道律令以后,真的就没有再出现因为一氧化碳中毒而死的人。
当然不可能死,一个时辰过来溜达一趟谁能中毒?
不通风得挨鞭子,还得剃掉眉毛胡子,谁会不舍得开门换一会气?
至于赵泗,则在捣鼓原煤粗加工,蜂窝煤和煤炉以及煤灶。
这种事情是看着容易办着难。
赵泗自己捯饬了几天以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召集跟随车队的工匠集思广益。
在集思广益且赵泗提供思路和大方向的情况下,进展速度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