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白马将军(1 / 2)
十一月中旬,寒流来袭。
天气陡然变冷不少,虽未见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天地一片苍茫,但沿途草木凋零,地上寒霜遍布,已然是有了凛冬之兆。
说实话,在这样的天气里行军打仗,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也就是成都府地处西南腹地,而行营将士大多又来自北方的缘故,换了旁的地方的军队,早就怨声载道了。
李晟自然是知道这个情况的,但没办法,吐蕃人终年处在高原之上,根本无法适应内地春夏两季的气候,一直都是秋冬发兵入寇,春夏则牧马、耕种于高原、青海两地,休养生息。
要不然怎么会有防秋兵的诞生呢?
不过话说回来,冬日里行军打仗,也是有一利的,至少兵士们不用担心染上疾疫。
郭映还是如往常一样,早上待在营中主持军务,下午跟着李晟学习治军之道,晚上与麾下众将讨论兵法、纵论军机,隔一两日巡一次营。
巡营,自然是要巡普通士卒的军帐。
虽然郭映没有做到像吴起那样与士卒同衣同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但他还是尽可能寻求做到忧士卒之忧,伤士卒之伤,对于麾下士卒物质、精神上的关怀很重注。
凡是朝廷发的,他是分文不取。
时间一长,众军士也对这个年轻的主将有了大的改观。
出身将门,武艺高强,身份贵重,却无骄横之气;年纪虽小,但行事果决,于用兵一道上颇有章法;而且处事公正,从不偏袒私;更为难得的是,对待下面的士卒也是笑语晏晏,毫无架子可言。
这使得他们对这位新任的小将军印象极佳,虽谈不上肝胆涂地在所不辞,但也愿效犬马之劳。
又因为郭映经常骑白马的缘故,于是军中士卒私底下便给他起了一个新的外号——白马将军!
郭映闻此,亦是哭笑不得,心说白马将军这个名号不祥,我可不敢戴。
历史上被称作白马将军的有两个,一个是公孙瓒,兵败自焚;一个是庞德,殒身殉节。
他可不想步这俩人的后尘。
然而这个称呼一经问世便在军中流传开来,甚嚣尘上,连山南兵、东川兵都知道军中出了这么一号人物。
当然了,这不是什么坏事,恰恰相反,郭映的名望经历此事之后,越发显著。
实际上,名望不光是对文人,对武将也是非常重要的,当年郭子仪单骑退回纥就是一个例子,后世那个科西嘉的怪物进军巴黎之路更是传奇。
所以对于这个称号,郭映最终也只能选择接受了。
……
巡完营,郭映回到了自个儿的军帐,他麾下一众部将都在,正吃晚饭,不过气氛不太对。
郝玼又双叒叕在骂人。
“这成都府的府尹也忒不是个物什了,入蜀沿途的剑州、绵州、汉州,一路上都是胡饼、汤饼、稻饭菜肴供咱吃喝,隔一两日也能见个荤腥,偏生到了成都,顿顿给咱吃这发了霉的粟米……
虽说咱们来成都未发一矢,但吐蕃中路军那号称西山八国的八个羌人部落、数万兵马,难道不是畏惧咱们,才望风而逃的吗?”
如郝玼所说,行营大军解成都之围出奇的简单,唐军前锋斥候一到,在成都府下诸县抢掠的羌族部落兵就从灌口撤军,回他们的老巢金川了。
金川也就是后世川西高原上,那个十全老狗耗费七千万两白银、前后打了七年才搞定的大小金川,其地多崇山峻岭、地势险隘异常,唐军对他们一点追击、进剿的想法都没有。
只曲环一人率领东川兵去收复此前被他们攻陷的维州、茂州了。
按说吐蕃北路军、中路军俱走,行营军是要日夜兼程向南,击破吐蕃南诏联军最后一路兵马的,但不知为什么,李晟却没有令大军向两百里外,联军正在进攻的临邛城进发。
结合着成都府对大军颇为轻慢的态度,郭映觉得这里边恐怕是有什么猫腻。
但李晟不说,他也不好明目张胆的询问,毕竟在旁人眼里,上下尊卑还是要有的。
听到郝玼的抱怨,郭映摇头失笑:“成都府尹是刚到任不久的节帅张尚书,初来乍到,估计军政大事都是西川军那些军头说了算,你责怪他有个屁用?”
现任的西川节度使正是韦皋的岳父张延赏,郭映怕郝玼口无遮拦,再说出什么让韦皋脸上挂不住的话,赶忙打断了他的牢骚。
毕竟就算韦皋与岳父不和,当着人家的面说其岳父的不是,总归有点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