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行营调动(1 / 2)
第430章行营调动
“东郡那边要援军?”
当陆渊接到黄林的请求之后,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对于西路行营东郡的战事,他此前是大力支持的,直到现在也很支持。
为此,甚至还调了一百万的炮灰过去,就想着那边能尽快打开局面。
而结果,也并没让他失望。
原本一直坚持不下的东郡战局,在得了一百万炮灰的支援后,确实迅速有了进展。
不仅夺了凉城,还将赵人在白马前线的百万大军包了饺子,一口堵死了对方过半主力。
而赵人在丢了凉城后,在东郡的局面,也陷入了死局,已经走到了慢性死亡的边缘。
如今就看着对方,在彻底死亡前,还能坚持多久了?
可现在。
就是在这种大好局面下,黄林不仅没有进一步打击赵人,迅速收割成果。
反而还跑来向自己请求更多的援助,以应对那边渐渐有些不利的战局。
说真的,要不是确定对方是自己分身,不可能背叛自己的话,陆渊都要怀疑这家伙的居心了。
不过也正是因为对方是自己分身,所以两者神念沟通之后,他也很快通过神魂间的联系,弄清楚了楚军在东郡的局面,了解了对方所面临的难处。
在东郡,楚军的局势,确实有点不妙了。
赵人在帝丘方向,聚集了两百万主力,如今这些主力经过战争消耗,还剩下一百七十五万人左右。
在白马方向,同样还有四十万左右的赵军。
而在大河以北,在赵国本土冀州,同样预计还会征召一百五十万,到两百万左右的大军。
因此哪怕以最乐观的形势估算,赵人后面几月,在东郡聚集的大军,人数至少也在三百六十万以上。
是的,这三百六十万人,很多都是临时征召的民夫,是乌合之众,实力比不得那些精心训练的战兵。
而且赵人丢了凉城,又只剩下小半个东郡,在河南的补给会有严重问题,根本无法支撑大军作战太久。
可能只需三五月,这几百万大军,就要因为缺粮而自行崩解。
但说了这么多,终究无法掩盖一个问题,那就是这可是三百六十万人以上的大军啊!
就算是三百六十万头猪,站在原地不动让你杀,都要杀的精疲力尽,刀剑都给崩碎。
又何况是三百六十万名被组织起来,以军法统帅训练的大军了。
而与之相对。
楚军如今在东郡,则只有凉城一线的一百四十万人,白马一线的六十万人,总计也就刚刚两百万兵马而已。
只比兵力的话,也就是赵军总兵力的一半出头而已。
嗯,比起今年刚北伐时,楚军兵力减少了五十万人。
至于那调来的一百万炮灰,更是早就被消耗干净了,营中也才剩下个几万的样子。
只是打了短短半年,楚军在东郡损失的兵马,就已经达到了一百五十万人。
虽然其中三分之二都是炮灰,但这个数目的伤亡人数,也已经很夸张了。
不过想想西路行营在这半年做到的事情,这些伤亡却又颇为合理了。
先是在白马前线,为了迷惑赵军,给突袭创造机会,楚军不得不拼着大量伤亡,强攻赵人的白马防线。
只是这么一个迷惑行为,楚军为此付出的伤亡,就不下五十万人。
然后黄林一路突袭,从瓦亭县开始,沿途打下的大小城池十余座,这可都是拿炮灰的人命去堆下来的。
就算一座城,只死个两三万、五六万人,加起来也是个不小数目了。
如果换成瓦亭、凉城这种大城的话,那死伤更是奔十万人以上去。
这些算下来,又是数十万人级别的伤亡。
而这一个月来,赵军又发起了反攻,楚军不得不被迫迎击,两军又爆发了不知多少次大小战斗,各自付出了二三十万人的损失。
这几块伤亡加起来,楚军损失一百五十万人,其实也很正常。
毕竟楚人是进攻一方,赵人占据着防守优势,想要突破对方的防御,取得重大战果,怎么可能不付出一定代价。
反正陆渊是认可这些损失的。
不然他也不会调去一百万炮灰,目的还不就是让那些炮灰,来承受这个代价吗?
只是这个代价损耗的速度,未免也有些太快了。
这才过了几月?
两个月,还是三个月?
这么短的时间内,一百万的炮灰,说没就没了。
现在黄林还想继续找自己要炮灰,陆渊倒是想给,但他也要能给得出啊。
对于原本的楚国来说,炮灰其实是不缺的。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楚军陆续击败了梁魏赵郑等国,在一连串的战争中,接连抓获了总计四百七十万的俘虏。
这些俘虏去掉一年多时间里,不断服劳役的损耗,最终也能剩下个四百五十万人左右。
可到了今年北伐,楚国为了打破梁郡外围防线,攻克大梁周边城寨,就已经陆续消耗了差不多一百七十万左右的炮灰了。
梁人在梁军的抵抗,可是要远比赵人顽强激烈的。
梁国的国力,哪怕现在落魄了,也远比赵国要强。
大梁这块硬骨头,远比东郡的帝丘要硬。
而不同于赵国的孤军奋战,梁国的背后可是有徐国、许国、郑国、晋国等国的暗中帮助的。
其中徐国,在楚军步步逼近,已经展现出了将要攻破大梁的趋势后,更是主动站了出来,表达了对梁国的明面上支持。
这个支持,不仅是更多的支持钱粮物资,还包括了直接出兵。
故而,陆渊这边想要攻下大梁,所需付出的代价,也远比黄林要攻下帝丘要多。
一百七十万人,也仅仅只是攻取了梁郡外围府县,拿下了大梁外围的营寨而已。
等清理了以上这些据点后,接下来的大梁城,更是一块硬骨头,
大梁作为曾经的天下第一帝都,或者说现在也是名义上的第一帝都,它的城防之坚固,远比蒙山关、凉城之流,要更甚。
为了拿下它,陆渊要付出的代价,也更多。
他是在六月初的时候,清理完大梁外围的营寨据点的。
在扫清了外围后,就立刻马不停蹄的,对大梁发起了进攻。
然后。
只是打了短短十天,楚军就付出了惊人的二十万伤亡。
就算这些伤亡,大部分都是俘虏降卒,一天死两万人,也极其惊人了。
而相比于楚军惨重的伤亡,守城的梁军死伤,却只有小小的三五万人。
双方的伤亡比,几乎达到了五六比一的程度。
这便是强攻一座雄城的代价。
可问题是,为了打下这座雄城,陆渊还不得不承受这些。
于是,哪怕知道伤亡惊人,他也不得不咬牙撑下去。
整个六月,到如今七月,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楚军都是在这种强烈度的攻城中过去的。
之前清扫大梁外围据点,原以为就是人间难见的血肉屠宰场了,等到了正式攻打大梁,众人才知道先前只是开胃菜。
打了一个多月,楚军又填进去了七十万条人命。
取得的成果,是消灭了城中一半守军,也就是十五万梁军的性命。
大梁城里还剩下十五万梁军,城防虽然因为人手的紧缺,变得有些摇摇欲坠。
但总的迹象上来看,大梁依旧坚固,短时间还是难以看到攻破的希望。
可对于楚军来说,为了打下梁郡,夺取大梁,自己却是已经付出了两百五十万条人命了。
先前北伐大战中,抓获的二百三十万梁人俘虏,一个都没剩,全都给填进了这场惨烈的攻城消耗战中。
自身甚至还付出了二十万条楚军生命。
然而就算如此,距离打下大梁,还是差了那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