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N90N50IIIN7N9(1 / 2)
……
实测
李宁最近推出的拳头球线——1号线,成为了n9的处子线。65mm线径的1号线主打高弹性,更适合进攻,与n9似乎也十分般配。28磅,为了解决之前听闻的走线问题,加了1%预拉。
在高远球多拍对拉之后,1号线给人的击球感是偏硬的,弹性确实不错。它那独特,甚至可以说是奇怪的击球音一开始着实让我吓了一条——虽然响但十分尖锐,让人有断线的错觉。事实证明加预拉是明智的,没有什么走线的问题,多拍之后只需稍微整理即可。线给人一种“滑”的感觉,咬不住球的感觉,可能与表面的金属涂层有关;而高弹性让线床持球时间更加短,进一步加剧这种手感。因此可以说1号线并不是一款控球线,还是更加适合猛烈的进攻。
n9的整体击球感偏软,可以说是没有硬朗的感觉。挥重不高,平衡点适中,中管相当软,是这种击球感的主要原因。当然得益于此,n9的击球可以说是相当轻松舒服,习惯了硬中管的我在拉了很长一段时间高远球都没有什么疲劳的感觉。能量聚合平台描述中的推动势能甜区提高并没有明显感觉,但n9的挥拍速度还是挺快的,甜区中心的击球也有集中感。
实战当中,n9的防守实在是出色,中管虽然软但弹性很好,加上出拍足够快,击球亦轻松,在防守态势中回球会感觉更轻松。与防守相对的进攻,n9则没有给我留下如付海峰杀球那般深刻的印象。n9的杀球时手感并不硬朗,力道反馈也比较微弱。软中管加上翻转的拍框让球拍杀球时形变更大,因此杀出去的球角度比较大,飞行路线较短,出来的效果更接近点杀,速度快,感觉更偏向于“尖”而不是“重”。而用力进行飞行路线长的长杀,也就是重杀的话,n9就有点卸力感。n9的设计让它比起一锤定音、破釜沉舟的重杀,更适合连续多拍的短程尖锐杀球。
平抽挡时n9的表现不过不失,但在网前抓球有上佳表现,尤其是扑网前球,无论正反手,多利用手指发力,n9都能展现它形变大球程短的特点,使球没那么容易扑出底线。
在控制球上,或许由于搭配了线面不太吃球的1号线,n9的表现略显平庸,若手上不加力打成比较快速的劈吊,一般的吊球就对技巧和手感有更高的要求,否则质量不佳。换句话说,既然n9本身就很适合多拍的连续进攻,对体力消耗也不高,何不减少一些吊球的次数呢?多使用进攻下压会有更好的效果。
而在连续的进攻中,n9就显得非常亲切了,手感舒适,发力比较轻松,不太吃体力,柔韧的球拍设计也让它在连续进攻中变向等改变落点的下压更加容易。虽然n9无法展现出沉重的一击杀球,但带来了更多样性球路的杀球。这种新的进攻思路,或许和宝哥年龄的增长以及技术转型不无关系。
总结
李宁n9依然延续了三代拍精细的外观和过硬的质量指标传统。能量聚合科技的扭转梯形拍框设计让它的外观在众多球拍中特立独行,显得相当前卫。在性能之中融入了更多的美学,可以说是一种新的球拍设计思路,毕竟科技总有瓶颈期,而人总是会欣赏美的事物。但与其代言人付海峰给广大球迷留下的印象不同,李宁n9并非一支硬朗的强攻型球拍。它的挥重和平衡点都让它更偏向技巧型的平衡拍,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它就不是一支进攻球拍——重杀或许不是它所擅长的,但连续多次的进攻却变得更轻松,柔韧的球拍设计也让它在进攻中更好控制,拓宽下压球路。对于没有强悍绝对力量而更多依靠爆发力的喜好进攻的球友来说,李宁n9不失是一个好的选择。
……
zept:“沙发!!!宝哥的杀球方式很特别,无论是f9还是n9都是要求杀球动作完整性很高才能发挥威力的球拍。在网前,因为偏软的中杆,让手感偏向粗糙的后场暴力男的球路组织有更多的选择和容错性,这是我对f9和n9最深的体会。”
qq4387953:“先顶一下,不过我最爱依然是f9。杀球杀的不是力量而是协调,阿宝哥在巅峰时期的力量也只是全队的倒数第3,可见并不是力量越大就越快。”
edisonko83:“好評測要頂起!n9似乎延續f9的路線,那難記的高科技拍框看來又沒有什麼性能上的優勢,特點模糊啊。”
stan_xiaoming:“亲测,在撸n9的飘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上28磅后杀球是相当爽啊!绝对让你是全场的焦点。。。。。。。。,防守方面也是不错!”
gf37:“艾玛,能不能别在纠结n9系列和n5系列时候发其他系列的评测……”
147896325:“到手553银色版后对n9的涂装完全免疫,感觉553银色版的暗金风涂装已经很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