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我已经找到那条路了(1 / 2)
是日,鲜红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了大地,在光与暗交融的地方,一辆马车正行驶在路上。
驾驶马车的人是一个健壮的壮年男子,岁月的洗礼并没有使他饱经风霜,他的腰部挺拔,像一棵松树,他目光如炬,能刺穿黑暗。他的意志坚毅如同千锤百炼的钢铁。因为他的名字叫做张昭,徐州境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张昭。
再次踏上徐州的土地,张昭却感慨万千。
徐州,我又回到了这个另自己困扰多年的地方。
名誉对张昭来说不值一提,因为没有什么比得上双亲重要。自己早想离开徐州多年,但父亲的突然消失,让母亲一直留在徐州多年。直到最近母亲或许是知道父亲回不来了,近些日子总于答应了自己,卖掉家产宜居扬州的请求。虽说扬州比不上徐州,但会稽太守王朗是自己的至交,在扬州谋个一官半职供奉母亲也不是一件难事。正当自己带着母亲南下扬州时,竟收到了父亲的来信。母亲见书信喜极而泣,催促自己快马赶去父亲身边。而母亲并没有看出来,父亲的书信是让自己去为一个及加冠的青年某事。
这是父母的命令,哪怕自己心中有一万个不愿意,自己也必须去见那个叫做徐诚的人。
可张昭也下定决心不为这人出一点主意。相反还要用尽全力骂他。张昭盘算着从道德、学识、家族、名誉。四个方面对徐诚展开攻击。毕竟人无完人,只要徐诚暴露出一个缺点,那么自己就会把他骂的狗血淋头。年青人都是好斗的,等到忍不住赶自己走的时候,哪怕父亲阻拦自己带着母亲离开,想必徐诚是也不会答应的。
盘算好后,张昭轻轻挥鞭,马儿更快的朝着目的地跑去。
比起张昭,鲁家的子弟来的更早一些。
东城离郯城并不算远,鲁家的长老收到鲁伯的信件,连夜召开家族会议,第二日便将将族中最优秀的子弟派来协助徐诚。这名子弟几日前就到达了徐诚的庄子。
互道名字之后,徐诚坐不住了,拉着这人的手,便要带他将整个庄园的风景看遍。甚至还还在下课休息时,唤来孩子们见过鲁肃。鲁肃纳闷,虽然自己在东城确实算是名人,不过名气还大不到传到郯城来。但是徐诚这好像和自己熟识已久的态度,却又让自己感觉一见如故。
相处几日下来,鲁肃觉得很愉快。过去自己在东城有着一帮小兄弟,平时路见不平,就会拔刀相助。虽说徐州境内并无战事,但山贼土匪却也并不少见,自己组织的义勇军也受到了乡里乡亲的认可,但终究也都是不爱读书的莽夫。
自己有好几次想教他们读书认字都被拒绝。
“只要你鲁子敬会识字就行了。“
他们是这样回答的。
而徐诚这里却不一样,这里的农人的孩子都可望读书认字。他能看出来孩子们眼里的渴望的眼神。哪怕现在孩子们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肉,但鲁肃相信总有一天,哪怕没有肉的诱惑,他们也能自主的去学习,因为已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了。
“若是天下世家都能像徐诚一样心怀天下,若是天下的读书人都能像这群孩子一样纯粹。大汉又怎么会落得现在这奸臣当道的地步呢?”
鲁肃的表情突然严肃了起来,一个大胆的想法心里产生,他必须问个究竟。
傍晚,徐诚日常挥手送最后一个学生离开。看着徐诚的笑脸,鲁肃更坚定了内心的想法:
“子信,你可知道教农人的孩子们读书,会伤害世家大族的利益?”
徐诚收起了笑颜,鲁肃是世族,别看这几天呆在自己这里很开心,一旦发现自己的做法对世家的一种挑衅,那么也会站在自己的对立面。
“我知道。”
徐诚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那你为何……”
为何要站在世家的对立面?
这句话鲁肃想说却开不了口。徐诚奉自己为座上宾,招待并无不妥,自己却职责他有错误,这是自己的无礼。徐诚兼济天下,自己只为世家利益独善其身,是自己的无情。于情于理自己都占不了上风,但他知道触犯了全天下世家的利益,王莽就是徐诚最写实的下场。
徐诚见鲁肃没有继续说下去,反问道:
“子敬以为世家如何?”
世家如何?
这个问题鲁肃自然是想过的,世家自然是地方的霸主,百姓只有依靠世家才能生存下去。哪怕是地方的长官也得依靠当地的世家才能立足。
徐诚继续问道:
“子敬可否听过一首童谣?举茂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这首童谣鲁肃怎么会不知道呢?昔日桓灵二帝大肆贩卖官爵,使得天下无数有志之士报国无门,而执掌大权的大臣结党营私,徇私舞弊。上面中饱私囊,下面民不聊生。最后才爆发了今天的黄巾之乱。
徐诚正色道:
“世家已经堕落,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昔日先皇为了给国家注入新鲜血脉的举茂才和举孝廉都成为了世家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我所做不过是再次给予农人一个和世家竞争的机会罢了。”
鲁肃深吸了一口气
徐诚果然是样培养自己的亲信去代替世家,这个想法是很好,但是妄图只靠读书去改变这个世界的想法太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