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忆苦思甜(2 / 2)
东方琼剧团,会交给最合适的人,好好打理。
摸了摸女儿的脑袋,黄思梅轻声道:“走吧!回家!今天你钟阿姨炖了你最爱吃的鲨鱼瓜皮。”
腌制类食品对嗓子不利,平时,蒙华香总会严格限制她的饮食。
但是对海岛人来说,这样的小菜,久久必须吃上一次。
张文倩听到这一句,又酸了鼻子:“嗯,回家。”
回程的路上,依旧是一片沉寂。
黄思梅侧脸看去,开车的张沈年,眼睛凹陷下去,岁月的痕迹,好像在母亲离去的瞬间,在他脸上猛地加深了烙印。
后车座安全带里的张文倩,歪着脑袋,已经沉沉睡去。
*
从玉米地回来后,张文倩如同变了一个人,每日埋头苦读,俨然要冲清北般努力。
不仅如此,她每日晨起练功,也比从前,更为勤奋。
以往压腿,她就是象征性做一下动作,如今不把自己双腿劈成一字就不放过自己。
黄思梅看着,又是欣慰又是心疼。
有时候,孩子长大,仿佛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之前他们苦口婆心各种劝,张文倩不为所动,如今不用人说,张文倩就自己给自己整活。
张沈年依旧不时暴躁,黄思梅除了劝解,也偶尔充当狗头军师,帮他处理一些业务。
琼剧团众人,看着如今氛围微妙的变化,平日里说话,都小心翼翼。
倒是负责黎锦工作坊的钟梨花,不时地带着工作坊的黎锦姐妹花,来一些折子戏的对唱。
有人说她没心没肺,她却笑吟吟地说,活着的人总要继续活下去,不能从此萎靡。
隔壁幼儿园的幼崽们,不懂大人的情绪,依旧每日打打闹闹,倒是让琼剧团的阴霾,消散不少。
黄思梅依旧奔波繁忙,为了琼剧的宣传,巡回演出、送琼剧进学堂、为琼剧学院开班,忙得不可开交。
*
二〇〇九年,大暑。
张沈年为帮王云飞渡过难关,接手了他的房产公司,连带着十几个楼盘。
随着开发建设进展,终于全部接近尾声,封顶大吉。
张沈年做房地产,从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所以不管是从基础的钢筋水泥,还是室内的装修设计,他都采用最好的材料、最佳的设计。
这些房子,是他梦想中的房子,是他在三亚摆摊时睡天桥、睡油纸屋、睡木板屋时脑海中构筑的美好。
这些楼盘逐一入市后,张沈年有心无力,逐步加大了职业经理人的比例,他则更多退居二线。
看着账上不断增加的财富,张沈年和黄思梅都有些恍惚:改革开放的确一日千里!市场经济四处良机!
想不到,当年穷得揭不开锅的夫妻两人,今日竟有这般成就。
唯一不变的,大抵就是两人对于琼剧传承的初心。
一年一度的文化节琼剧打擂台,呀喏哒琼剧大赛,依旧是每年如期举行。
黄思梅也从参赛演员,逐渐便成了投资人,再成了台下的评委。
*
伴随着年度“呀喏哒琼剧大赛”落幕,张文倩收到了高考录取通知书。
拿着录取通知书,张文倩非常平静地告诉父母,她考上了中国戏剧学院,主攻编剧专业。
盯着录取通知书,张沈年眼皮子跳了跳,怒喝她胡闹:“不接管琼剧团,你就必须接管家里的生意,你读个编剧专业,是个什么意思?”
“阿爸,琼剧要振兴必须要到更广阔的舞台,看更大的世界,才能用更好的知识储备,让琼剧再次发扬光大。琼剧学院的局限性在于,目前仅有表演、民乐等相关专业,没有编剧专业。”
顿了顿,她看向黄思梅:“琼剧近二三十年来,不缺好的演员,却没有特别出彩的作品,甚至很多作品同质化严重,比如《喜团圆》和《一门三贵人》剧情基本雷同,唱词也落入窠臼。”
“才子佳人的剧本,为什么在七八十年代大受欢迎?因为那时候人们缺衣少食,色彩鲜艳的舞台、男俊女靓的戏剧扮相、感人至深的温情,都能让人共情。”
“但如今,除了我阿妈编排的那些新剧本,再无其他新剧目出现。”
“我知道,阿妈这些年,为琼剧创作了不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也的确推动了琼剧的向前发展。可是,阿妈一个人,不够,远远不够……”
张文倩一字一句,铿锵有力。
她坚定地看着父母:“我要做阿妈的接棒人,要做琼剧的传承者,就必须要对琼剧的破烂之处,缝缝补补。”
张沈年看着女儿,有一刹那的恍惚。
的确,九十年代后,随着流行音乐和现代化影视剧的兴起,琼剧日渐成为了“明日黄花”的过时物种。
要从根本上改变琼剧日渐式微的情形,就得从源头抓起——做有吸引力的内容、用有时代感的形式、布接地气的舞台。
而这些,是仅仅靠提高唱功、优化唱段无法改变。
张沈年和黄思梅为了琼剧的传承,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
比如开班琼剧学院,让琼剧学习系统化。
比如琼剧擂台、呀喏哒琼剧大赛,吸引更多年轻人、小朋友加入琼剧的行列。
比如联合学校开张琼剧进学堂,从娃娃抓起,让琼剧后继有人。
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
听完张文倩一番推心置腹的讲解,张沈年沉默地张了张嘴,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
许久,黄思梅抱了抱女儿:“咱们的阿侬,长大了!不管你做什么决定,阿妈都支持你!”
无力地看着相拥的母女俩,张沈年起身回房,“嘭”的一声关上房门,只给妻女留下一个落寞的背影。
黄思梅拍着女儿肩膀,安慰她:“你阿爸,心里有个琼剧的结,别看他平日里,言必称市场经济,其实心里最关心琼剧的振兴,一心想着传承你阿太和阿奶的遗志——你不去琼剧学院,他心里一下子肯定转不过弯来。”
张文倩点点头,心中已经有了未来振兴琼剧的蓝图。
阿太张璐金,唱罢琼剧扛大枪抗日;阿奶蒙华香,十里八乡让琼音响彻海岛上方,阿爸阿妈改行下海、开荒种地只为传承琼剧……
张家三代人,用自己的言行,默默传承着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
到她这里,她一定要让它变得更好。
28年,昆曲已经在奥运会亮相,让全世界都见识了中华传统戏曲的美好。
张文倩暗暗下定决心:总有一日,她要让琼剧,冲出东南亚,走向全球,在最顶尖的音乐殿堂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