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女生耽美 > 琼音缭绕 > 第22章 琼剧起源

第22章 琼剧起源(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我在农村签到 梦里方知他是我 乾隆盛世,再难也要反! 义狱 女配逆袭人生路 异世界不会有精罗震怒 钟意成辞 转生日向宁次的我才不会选择摆烂 常生的校园生活 祈望:生命之钟

黄思梅一脸兴奋地竖起食指:“这一车地瓜叶,赚了整整一千零八十块!”

听到黄思梅说卖了一千来块,大家整齐划一地愣在原地,一个个呆若木鸡。

黄思梅用力鼓了好几次掌:“哈哈哈想不到吧?我也有些意外!不过,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如今咱们的土货进城,的确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万众一心,琼剧团总能找到新的活路,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她这一番话落地,众人才终于反应过来,齐齐鼓掌喝彩。

有了这一车“绿珍珠”的成功销售先例,琼剧团的“临时农民”,对于以农养戏,又重新充满了期待。

几个小后生和小旦,纷纷表示,一定会好好种地、好好练功,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接下来的两个月,在粉薯和木薯收割前,东方琼剧团便送了七八趟“绿珍珠”到三亚,收入过万元。

黄思梅每次卖完地瓜叶,回俄贤村必定买上一只烤乳猪,为剧团改善伙食。

在最后一波收割地瓜叶之后,黄思梅指挥着大家预留了一百亩的地瓜叶做种子,开始规划扩荒事宜。

为了让大家轻松一点,黄思梅特地让张沈年买了一台柴油机,并在荒地四个角,分别凿了四口井。

这四口井,安装的都是按压式井水加天井的模式,柴油机用上后,可以直接从天井里抽水浇灌地里,不用靠人力挑水浇地。

第一天柴油机上工,才开了两小时,就完成了一百亩地的浇灌。

琼剧团的几个小年轻,高兴得手舞足蹈。

李东明、林娇娇和黄东华去三亚后,如今琼剧团有些青黄不接:奏乐的全是鬓边发白的前辈,和蒙华香年龄相差无几。

顶梁柱如今只剩下黄思梅,她下面全是十三四岁的小年轻。

好在这几个小年轻,都是不错的苗子。不管是每日早起练功吊嗓,还是下地种薯,都毫无怨言。

直到柴油机投入使用后,几个小孩才吱吱喳喳地哭喊着,说自己的肩膀都曾经磨破皮,已经起了厚厚的茧子。

黄思梅心有愧疚,安慰他们道:“你们放心,等熬过这个难关,日后你们就专心唱戏,不用再吃这个苦了!”

几个小年轻却异口同声地说:“跟着团长有饭吃!不苦!不苦!”

年仅十三的刘光伟,反过来安慰黄思梅:“梅姐姐,如果不是婆婆收留我们,如今我们过的日子,可比现在要苦一千倍!一万倍!”

和他同龄的吴琳琳,连连点头:“我的五个姐姐都说我命好:把荔枝比红桃,都是红桃好;得做剧团新门人,就像鸡仔掉米缸!饭吃饱享久长,无忧无虑哈哈乐。”

说着,吴琳琳就唱了起来,一边唱还一边模拟小鸡啄米的动作,逗得在场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两个孩子,说的倒是大实话。

刘光伟家里一度揭不开锅,是蒙华香接济了他们一段时间后,刘爸爸把他送到了剧团,哭着说至少孩子能吃饱饭。

吴琳琳家里六个女孩,父母还想着再搏一胎生个男孩,差点把她送人,恰好被蒙华香看到,从小就收养了她。

他们的兄弟姐妹,如今都是囫囵读了个小学,就回家谋生,基本上会和父辈一样,十五六岁就开始说亲,然后结婚、生娃,周而复始。

所以,和村里某些家庭的同龄人相比,琼剧团的孩子,的确是幸福的,至少穿暖吃饱,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剧团也会鼓励他们读高中、考大学。

只不过,他们大多数都无心于此,实为可惜。

*

黄思梅趁热打铁,在引进柴油机之后,将琼剧团的两百多亩荒地,全部开垦出来。

一百亩种薯,五十亩种了嫁接的新品种芒果树,五十亩种了本地改良白香瓜,剩下的几十亩,则是试点各种新品类。

蒙华香说她糟蹋地,黄思梅笑呵呵地给她解释:“阿妈,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您看,这要是薯卖不好还能卖瓜,瓜卖不好还能卖芒果,咱们剧团呀,温饱无忧!”

琼剧团开荒红红火火,第一批试种的木薯、红薯和嫁接金煌芒,都在三亚售卖一空,一年不到,两百多亩地的收入大几万。

黄思梅和张沈年商议后,决定给黄东华分利润,让他直接占股百分之三十。黄东华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

黄东华和李东明差不多同期到的琼剧团,他直言,第一次吃饱饭是在剧团、顿顿吃上肉是在剧团、第一次有人嘘寒问暖也是在剧团、第一次背上书包去上学是在剧团、肯全心全意信任他带教帮扶他摆摊下海的也是剧团,所以做人不能忘本。

“如果没有剧团,我如今还在村里种庄稼,就算再努力再拼,也拿不到每月大几百块的净收入,更不可能有了上万的存款。所以,年哥,梅姐姐,你们就别让我折寿了!”黄东华很诚恳。

黄思梅使尽浑身解数劝说,最后,半命令地让他拿了2%的“体力占股”,黄东华眼眶微红:“我的确受之有愧三亚的生意有年哥牵线搭桥,村里收购有您操劳,我不过就是出出苦力,这股份拿得有些不安。不过我日后会好好带教,帮扶后生,让琼剧团越来越好。”

想到李东明和林娇娇,再看看黄东华,黄思梅豁然开朗,终于信了婆婆的那句话:往前看!

*

开荒种地如火如荼之际,黄思梅不忘自己到市里的开茶楼的规划。

有了之前建幼儿园的经验,黄思梅找了原班施工队伍,在三角公园,快速盖了一座茶楼、一栋三楼高的平层大瓦房。

新茶楼格局和外形完全复制了东方茶楼的外观,木阁楼配上戏台和宽敞的挑高大棚,两边栏杆同样也种上了鲜艳明亮的三角梅,唯一的不同,是俄贤村茶楼,以木制为主,而三角公园的茶楼,则添加了很多竹元素。

新的茶楼落成之后,黄思梅里里外外考察了好几遍,又请了道公前来安宅,然后才开始茶楼后续工作的安排。

有了前期东方茶楼的经验,黄思梅在三角公园的茶楼,就直接照搬了东方茶楼的模式:喝茶吃点心为主、点歌台为辅,每周安排一个专场的琼剧演出。

为了让这里的演出更能吸引人,黄思梅深入东方渔港,了解了渔民们的生活,改编了八个剧本,内容全都是关于渔港和市区人们生活。

比如,以渔港打鱼织网出海为主题的《莺歌海渔娘》、以菜市场熙熙攘攘日常为原型的《卤面炒粉》、以田间地头劳作为中心的《芒果熟了》等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手握百科全书,我在荒年种田暴富 夫妻齐穿书!老公科举我躺赢! 八零家属院,高冷教授娇宠小作精 喀什烟火色 瘟疫年:我靠菜篮子翻了身 被休后,我盖房屯粮肉满仓 八零美人飒爆了:心机老公占有欲藏不住 女穿男,七个扶弟魔姐姐不许再扶了 兽世万人迷:小雌性靠生崽捕获兽心 夺我命格?重生后工具人她掀翻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