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海运初捷(2 / 2)
听着他讲述这一路的艰辛,王云飞无限感慨。
原来这一路,并非一帆风顺,海上风云莫测,加上海盗出没,张沈年竟是九死一生才算完成这一趟海运。
即便这样,他也没有多贪一丝一毫的利润,坚持和王云飞对半分,这让王云飞又是眼眶微微一热。
张沈年卸货后,便马不停蹄地准备下一趟出海。
言出必行,真的“过家门而不入”,只是留了一大袋的改良木薯、红薯给王云飞:“回头你要去进货黎锦,帮忙把这两袋薯带回去给阿梅,她从小就喜欢吃薯。这两样,口感粉糯而不拔干、清甜芬芳,她肯定会喜欢!”
说完,他压低声音,附耳过去:“我把这一趟净赚的钱,都放这袋子底下,拿塑料袋包好了,你一并给她,让她存进存折,给她说一声,想吃啥尽管买,不要怕!嘿嘿”
王云飞拎着沉甸甸的红薯,表情复杂。
*
虽然首次出海就满载而归,但张沈年海外市场也不敢太冒进,还是主攻东南亚市场,正好这一带有不少华人兄弟,他们都心怀祖国,思念家乡。尤其是马来、新加坡,海岛华侨不在少数。
张深年带去的这些土货,正是缓解了他们日思夜想的乡愁,张沈年也成了东南亚海岛华侨最受欢迎的海客。
当他带着各色黎锦服装前去试水的时候,更是让一众鬓边花白的老前辈,感动得热泪盈眶。
再加上张沈年说学逗唱,半是讲解半是琼剧演唱,一下子勾起了众人的思乡情怀,使得原本只是浅尝辄止的黎锦服装,也一下在海外打开了市场。
张沈年这次往返一趟,分到了数万的净利润,但他没有沾沾自喜、故步自封,而是不断创新和思考,积极寻找各色海岛新奇产品往海外送。
因为他上一次在海外,已经在当地走访一圈,了解当地风俗民情和市场需求。
用他的话说,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王云飞常开玩笑,说张沈年他是《孙子兵法》看多了,心有七窍。却不得不承认,正是因为张沈年脚踏实地的这些思考,才让洋浦海运节节高升。
当然,张沈年一直说,不是自己的能力高,是遇上了好的时代——改革开放,遍地是宝;市场经济,大有可为。
*
一九九六年,立春。
奉命上门送薯,王云飞带着妻子开车直奔俄贤村。
如今的海岛,高速公路建设刚刚开工,在坑坑洼洼的水泥路上,太太林子柔的眉头越蹙越高:“海岛要发展,这高速公路,得快速建成才好!”
王云飞笑着点头:“这不是已经建了三年吗?结果还是这里挖一道,那边沟一条。海岛人民依山傍海,生活还是太安逸了!像我兄弟夫妻两人这样的,绝对是少之又少。”
肯吃苦,愿意干!
三个小时的颠簸后,王云飞的小轿车,终于驶入俄贤村路段。
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杉木,再举目眺望,便有三三两两的木棉迎风绽放。
林子柔“呀”了一声,脱口而出:“春深绝不见妍华,极目黄茅际白沙。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棉花。”
王云飞是个妥妥的学渣,但却耳濡目染,听过外婆常念几首木棉的诗句:“这可难不倒我啊!我姥最喜欢念木棉花的诗,我也给你和一首——奇花烂熳半天中,天上云霞相映红。自是月宫丹桂种,嫦娥移植海门东。”
林子柔不服气了:“我再来!千灯一坐放光明,帝网交罗互不争。谁与春风露消息,珊瑚枝上唤流莺。”
王云飞不甘示弱:“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
“水气凉生晓日中,阶前过雨寺前风。坐忘一树无青地,疑是霜林叶尽红。”
“俯视东邻桃李尘,婆罗高不问由旬。扳枝只为低垂手,肯傍人间栏槛春。”
……
两人一唱一和,不知不觉好几个来回,直到一个大石子咯噔,把林子柔颠得屁股离了座位,回过神来,她打量着比公路还狭窄、坑洼的地段,忍不住苦笑:“这个张沈年,能从俄贤村这样的地方走出来,胆识非凡!”
王云飞啧了一声:“可不敢这么说!等会你见了嫂子,会发现,这俄贤村,地杰人灵,走出去的张沈年只能算运气好,没走出去的梅姐,那是真的有头脑!”
两人闲话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林子柔抬头望去,东方琼剧团如今扩建了木阁楼,又加盖了几幢白墙红瓦的三层小楼房,在一片灰扑扑的俄贤村里,成了一抹别致的亮色。
东方茶楼的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木栅栏上三角梅红绿交相辉映,门前的两排椰子树笔直高挺,树影婆娑间似在诉说这东方琼剧的传说。
林子柔到海岛多年,始终没有学会直舌头的海岛话。
可此刻,站在东方茶楼的大门之前,耳边传来悠扬婉转的曲调,原本只觉咿咿呀呀有些烦躁的琼剧,此刻却宛若在给她讲述东方文化的美妙。
打了个激灵,林子柔揉了揉胳膊上的鸡皮疙瘩:“我竟有种冲动,想学琼剧!”
王云飞哈哈大笑:“这个好说!梅姐可是海岛数一数二的名旦,你让她传授你一二,便能在外面炫耀招摇!不过,你这海岛话都不会,怎么还没学会走就想跑?你这是要让梅姐为难!”
黄思梅闻声到大门口,看到王云飞和太太,眼睛一亮:“王总,什么风把您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