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济世(1 / 2)
许都城内,曹操府内,议事厅下,曹仁、李典二人跪倒在地,请求军法处置。府内众将皆为二人求情。
曹操愠怒道:“哼!谁也不许为此二人求情!”
众将栗然不敢言。
独独夏侯惇出言道:“孟德,胜败乃兵家常事,何苦为难子孝?”
曹操转身松了眉道:“元让啊,汝向来爱兵如子,而今此二人折了朝廷不少兵马,此事何说?”
夏侯惇转头道:“汝二人损兵折将,教我等怎生为汝开脱!”
曹洪大叫:“大哥!大哥!你当真要处决兄弟不成吗?大哥!你考虑清楚啊!”
曹操声色俱厉:“损兵之事尚且放过不提。可那折将之事如何说,而今北方未定,那二位吕将军乃是投诚而来,此一仗二人俱皆殒命,如此北方诸将何人还敢投诚?”
曹仁仰头道:“元让、子廉莫要求情,司空只管处刑,弟毫无怨言。”
曹操松了口气道:“好啊好!如此才不失为我曹家儿郎。”
荀彧出言打断道:“明公且慢,曹将军虽然有罪不假,但眼下实乃用人之际,倘若只因一败便斩我军大将,如此众人莫敢投诚甚矣。”
曹操眼珠子转了转赶忙出口:“啊,不听文若之言,险些误我大事。”
荀彧接着言道:“昔日濮阳争夺之时,李家一门忠烈,实乃有功之臣,而今却要军法从事,恐为不妥。”
曹操道:“若非文若提醒,孤恐怕已成罪人。也罢,着此二人贬为裨将,重打五十军棍,下去整编败军。”
议事毕曹操来至府邸后堂,询问郭嘉道:“奉孝,今日之事如何?”
郭嘉回道:“曹仁将军乃是主公左膀右臂,身居高位,杀之如同自断臂膊。李典将军为人谦和有礼,兼通兵略,贸然杀之恐怕九泉之下亦无颜面对李氏族人。”
“唉,正是正是,孤不禁怀念昔日李乾、李整二人了。”
卫武一夜望北南阳治所而去,行至半路喝停了坐骑。熟思“不对,三顾茅庐是从新野望南而行,如今怎地去到北边南阳郡治所了,此事蹊跷。”
翌日卫武于路打听方才得知新野本隶属南阳,现已快至宛城地界,而南阳郡以南便是襄阳城。卫武顿觉头痛脑乱,诸葛亮到底是在南阳还是襄阳。
卫武纳闷,《出师表》中写“躬耕于南阳”那么隆中到底是在南阳郡何处。往北宛城已至曹操地界,卫武不及多想,调转马头望南襄阳而去。
行一日一夜,于路风尘仆仆,过新野至南阳郡南。
卫武于路遇一老汉道:“老乡,这此处是何地界?”
那老汉回道:“此处是南阳郡,再往南走即至襄阳城。”
卫武赶忙询问:“何处乃是卧龙岗,老乡知否?”
“此去襄阳往西十余里,乃是卧龙岗,岗中多小溪、竹林、农家。”
“谢谢老乡,某去也。”说罢,卫武扬鞭跃马,望西而行。
行半日便至卧龙岗,但见青山翠绿,林多繁茂,小桥流水,田广民多,稚童老叟尔来嬉闹,地方不大却一派欣欣向荣之景,俨然不像汉末三国的世界。
“请问此处便是卧龙岗么?”
“此处确是卧龙岗。不知阁下·”
“昂,唔,无事。”
卫武至酒家,下了马,筛了酒,便叫上来饭菜,饱腹一顿,将马儿卧倒在马厩,入了房门倒头沉沉睡去。
次日清晨,卫武吃饱喝足,来到酒家大堂,询问那店家主人。
“嘿。”
“敢问客观有何吩咐啊?”
“某欲得知此处有何人物有何事迹,汝可告知于我。”
“哈哈,客观不瞒您说,此卧龙岗有甚人有甚事,皆可询问于我,此间上至夏商周,下至当今建安,无我不知,无我不晓。”
“甚好,甚好。汝可知那诸葛孔明?”
“卧龙岗之人谁人不识诸葛孔明,去年想那襄阳城爆发瘟疫,诸葛先生招呼卧龙岗及时控制住了瘟疫恶化,又急招诸多能人,为我等疗伤治病,当真是个好人。”
“哦?还有这事,此人尚在何处?”
“此人便在卧龙岗沿山路慢行,至岗后隆中便是此人居所。”
“如此多谢店家。劳烦速速于我牵出马儿。”
卫武跨了马,直上岗而来,依照嘱咐,沿着山路往岗后而行。未几时,便至岗后,只见那草庐即在竹林中间庇佑,庐前一道小溪上有木桥,庐院有大堂、凉亭,滴水檐下有石卓、石凳,有火炉,有药罐,有木料,有布料。
卫武心想此处定是诸葛亮草庐,不曾想诸葛亮居然懂得医药、木匠、手工之活,看来发明家之称当真不为过。
卫武下了马,靠近草庐院外,不敢贸然敲门。决心自己请出诸葛亮出山,立下大功一件,当下心生一计,小说中总是有狂歌引人注目的行为,今日我何不效仿一二,歌两句诗言,以引诸葛邀我,岂不善哉。
卫武清了清嗓,于草庐院门外信步高呼:“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草庐内未有动静,卫武又歌了一遍。
庐内诸葛亮睁眼道:“何人在外喧哗?”
书童行至孔明身边道:“未可知也。”
“唔呵呵,此人欲同我相见,故而狂歌于外。”
“如此,先生要我赶他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