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副总指挥(2 / 2)
“时间倒是有,就是加固三王河大堤的这件事,我有两句话要说,不知可否?”
“当然可以,王校长尽管说,古人语: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那我知无不言了。”王兴源说道,“历代开国之初,都有休养生息一说,万望本村领导体察民情,统而筹之,不劳民伤财也。”
王兴源这几句话,让杨秀姑有点伤脑筋,她在沉呤中记起周天奎在她的卧室曾说过类似的话。言犹在耳,人却离去。周天奎玩弄她的感情,伤透了她的心。
她压抑着心中的悲伤,装出十二分的喜悦道,“王校长,你的话我铭记在心。这次加固三王河大堤不以行政命令强行社员出工,只是在宣传加固大堤好处之下,动员广大社员积极投入其中。”
“心悦前往之,必出大力也。”王兴源对杨秀姑拱拱手道,“在任一方造福一方,将是万民之幸。”
“这么一说,王校长愿意就任这次工程的副总指挥了?”杨秀姑怕王兴源不愿就任,就把“质量助理”去掉了,她相信吴小梅会同意的。
“那总指挥是谁,是你吗?”王兴源问道,他只愿听从令他佩服的人调遣。
“总指挥是支书吴小梅同志。”杨秀姑进一步解释道,“我党历来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凡事必以身作则,但具体事务不干涉,您有绝对的话语权,需要什么,我们有后勤保障。”
“谢谢厚爱谢谢厚爱。”王兴源又连连拱手,“如此大任,在下本应全力赴之,只因无意官场氛围,以顾问辅之,以效犬马之劳。”
王兴源的大概意思,杨秀姑能听懂,“王校长,你熟读圣贤之书,比绝大数人明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远处不说,1931年秋大水,大部分农田绝收,房屋财物冲走无数,民不聊生,惨痛教训,你我都不想让之重复。”
王兴源闻之,哽咽难言,“那是民国20年的事,整个杨村一片汪洋,杨村人饿死者十之三四,至今想起来还是夜不能寐。”
杨秀姑拜谢道,“如若领导者不考虑长远之计,不以天下苍生为念,则为官者就是害群之马。我们之所以请您出任总指挥一职,因为您是这方面的专家,大名远扬,连治淮工程都聘请你做顾问。万望不再推辞,杨村人都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秀姑同志,不是我王兴源不愿领头,甘做配角,而是凭杨村人一己之力难以完成,如若虎头蛇尾,反而劳民伤财。”
“王校长,你放心,区长已承诺以全区之力支持我们,叫我们杨村人自己先干起来,你看这样行吗?”
“行,当然行。”王兴源的肚肚咕咕在叫,于是提醒道,“秀姑同志,你午饭可吃?今天中午我请客,杨村藕夹子,我老太婆的厨艺,杨村绝味。”
“行。”杨秀姑满口答应道,“改日去你家品尝。今天中午我请客,射阳猪头肉。”
“射阳猪头肉?你确定。”王兴源最爱品尝射阳猪头肉,怎奈来去二十公里,很不方便。
“当然确定,而且马上就到。”杨秀姑肯定道。
王兴源有点不相信,“马上就到,我们坐飞机去?”
“老先生,我杨秀姑实话告诉你,我知道你午饭未吃,所以刚才倒水时,就安排王永花骑车前去购买,来去二十公里,不到一小时就能返回。”
王兴源又连忙施礼,“杨主任,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加固三王河大堤工程,我王兴源必以全身心投入。”
“有王校长坐镇指挥,杨村人之幸也。”杨秀姑见自己已说通王兴源,工程质量有内行人主抓,不由得大大赞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