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融入时代路仍长(1 / 2)
所谓熏肉,相传是由燧人部落发明的。
其做法便是把兽肉或者鱼肉先用文火烘干,加入木渣以及当地常见的松叶于火上,从而达到烟味带香的目的。
这个过程便叫做熏。
熏的好处自然便是不容易放坏肉类,可以保存的更久。
墨余先是一愣,接着便露出笑容,“这个好。”
墨义将手中已经把皮剥下的狼腿放入陶土锅中。
两人直勾勾的盯着里面,半晌,墨余忽然感觉忘了什么,“哥,这样好像不容易熟。”
墨义也是一愣,“也是,饿坏了一时间没想到这茬。”
肉类不是完全熟了的话,吃了确实容易得病,另外他们现在饿得很,确实需要尽快进食。
墨义将狼腿用木勺捞出来,摆在桌上,用石块将其切成很多块后,狼腿再度下锅。
这回没过多久,就有一股肉香弥漫在土坯房内,氤氲的热气在篝火的照明下如丝带一般曼妙。
墨余深吸一口气,只觉肉香扑鼻,整个人就像得到了救赎。
俗话说的好,肚子饿了吃嘛嘛香。
他打了个哆嗦,眼睛却是一刻都离不开锅中。
“好了。”
墨义取出木碗,将里面的狼肉捞了出来,分别放在两只碗里。
比起碗来说狼腿还是大太多了,只是三分之一的狼肉就已经能够装上满满一碗。
墨余看了看四周也没有发现餐具,就直接上手抓起来,感觉摸着不烫手了,就抓起来啃。
“嗯~”
大口吃肉的感觉,真的是久违了。
“呼~”
墨余摸了摸自来到这里后,头一回有些鼓起来的肚子,不知道为啥总有一种这样的肚子与这瘦得皮包骨的身子不应该同时出现的违和感。
弄得就像个啤酒肚一样。
“确实很久没有吃饱过了,事不宜迟,我们开始准备熏肉。虽然没有松叶,但是还有一些白蒿的老叶子,就用这个替代吧。”
墨义将还剩下一半狼腿的陶土锅放在一旁的桌子上。
接着拿起先前那块锋利的石头,墨义很有耐心的慢慢一点点把狼的皮和肉分开,而墨余则是在土坯房找了两根木棍,插到篝火两侧。这俩木棍都是一头削尖,另一头分叉的,正好可以搭上去一根木棍。
墨义的手法非常的熟练,没过多久已经将除了狼头以外的毛皮全部给剥了出来。
斩掉狼头放在一边,开始处理内脏,接着将肉与骨头分离。
墨余将狼皮放在一边,将锅里的肉都捞出来。
在两人的忙碌下,一晚上就这么匆匆过去。
在没有夜市这种概念的年代,天下暗下来,就该是人们休息的时候了。
休息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体力的流失,这也意味着可以减少食物的摄入。
墨余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睡着的,醒来的时候,就看见篝火上面还在熏着铺在木棍上的狼肉,以及一张经过处理不会因为干燥或者潮湿而烂掉的狼皮。
白蒿也算是物尽其用,不但将墨义的高烧给治好了,还能用来生火,甚至在熏肉和制作兽皮的过程都作用不菲。
原本的狼皮质感较硬,昨天晚上,墨余煮沸了剩余的白蒿,水温下降后,将狼皮放置进去,待皮变软后用手反复的揉搓,直到它变得具有皮革质感。
两人忙完后,也是匆匆随便找了一张床睡下。
六张床都是并排着放置,所以哪怕你是呈大字型摊开,也可以睡得很香,虽说他并没有这个习惯就是了。
另外,墨义的高烧来的快去的也快,而且适合一路上携带的熏肉已经用狼皮包好了。
熏肉的好处,就是既可以立刻拿出来吃,也可以拿水煮开再吃。
不管怎么说,他们已经获得了上路的干粮。
也该是时候出发了,很多时候迟则生变,这个道理两人都很清楚。
至于水资源的话,鉴于这个时代完全没有工业化的痕迹,可饮用的淡水很容易找到。
加上他们要走的还是部落迁移的路线,这也是许多代部落的族人在不断的迁移中总结出来的。沿着这条路,一路上自然也少不了这些生存的资源。
“那就出发吧。”
在这个蛮荒时代,人多,就意味着安全。
部落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三天后,墨余看到了答案。
“终于到了,这里就是并州,我们部落每年就在这里过冬。”
龙门山也不是整个山体都那么高,它也有不算太高且方便走的路线。
沿着年复一年的路线行进,不但路好走,一路上也没有碰到太多猛兽。
每天他们白天前进,晚上就地生火,轮流守夜,一路上倒也相安无事。
就在傍晚时分,他们终于是见到了他们的墨氏部落。
部落的规模大致上跟现在乡下农村的村庄规模类似。
有密密麻麻的的木桩扎根泥土,形成了围墙。
围墙约莫三米高,木桩两头都是削尖的,彼此之间用草绳绑在一块,足以抵御猛兽的冲击。
或者在猛兽袭击的时候,制造反应时间,支撑到猎手们赶来。
从坡上望下去,整个部落大概有两百人。
围墙有两个出口,呈东西走向。
每个出口的大门是由手臂粗细的树枝编成的。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些树枝上的树叶没有怎么处理,就这样任由它枯萎在那,不过这样确实容易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