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 炼丹(2 / 2)
李清应了一声跟着卢县令到了门外。
卢县令见四下无人便说道:“刚才灵儿跟我讲了,说是让佟掌柜将钱捐给善堂,我觉得这法子也可以,你明天就代表我去趟善堂,把这钱收了。”
“听大人刚才的话,咱们县的财政颇为紧张,要不要让她把钱捐给县里?”李清斟酌着回答道。
卢县令听后直摇头,“不用不用,我不想要她一文钱。”
说着便转身离开。
中午吃饭时,李清向老吴打听关于买药材的事。老吴爽快答应吃完饭后陪李清一起去买。
在去闹市的路上,李清和老吴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
“咱们县的财政怎么这么紧张?连卢大人自己的钱都掏出来了。”
“此事说来话长,王县丞在时,咱们县每年都还有个几万两银子在账上,卢大人上任后满怀壮志,就上马了几个大工程,西门码头和南门码头都是这半年建好的,河道堵塞的问题也解决了。只是做完这几项,账上的钱就花光了,还欠下几十万两银子的债务,卢大人也是一心为民,掏出自己的积蓄弥补财政上的亏空。”
李清听了此话也是颇有感慨,宗二代的办事风格果然不凡,出发点虽是好的,但总感觉有些顾头不顾腚,若是有机会还是要帮他谋划一下。
两人边说边聊很快就来到一个铺面门口,铺面的匾额上赫然写着“大明药房”四个大字。
两人走进药房,便有一位伙计上前招呼
“哎,李清,真的是你吗?”
伙计抓着李清的手,热情地询问。
“糟糕,定是遇到熟人了,没办法只能推到失忆上了。”
李清尴尬地笑了一下,指着自己的头说道:“我的头被贼寇打伤了,患了失忆症,你是哪位呀?”
“我是李房啊,咱们是隔壁的邻居,我妈在老家就是种你家的地。”
李清这时想起来,上次李定是提过有两亩地租给隔壁李婶了。
“啊,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回事,李婶她还好吧?”
“老了,身子骨差了,我最近正打算把她接到芜湖来,你的地可能今年也没法种了。”
“这倒是无妨,我现在也在芜湖住下了,有时间我也想将老家的田产处理下。”“你在这是做伙计吗?”
“是啊,我现在已经是大明药房的正式工了。你若是想买药随时可以来找我。”
“这大明药房名字还真是大气,却不知是哪个老板开的。”
“李清你可真是风趣,这大明药房当然是咱大明朝开的了,户部直属产业。”
李清听了这话却是不解的挠了挠头,难道这大名药房是国有企业。
老吴在旁看出李清不解,就说道:“咱大明是“医”和“药”分离的,大夫只负责把脉诊断开方子,却是不能卖药,若想抓药则必须去大明药房。
李清听了此话反问道:“为什么呢?为何不可以去别的药行买药呢?”
“因为价格便宜呀,只要拿着大夫开的方子和户碟(身份证,便可以一折的价格来买药。”
“竟然如此便宜,那我多开一些方子来倒卖药材岂不是可以牟利?”
“哪里有这么简单,咱们大明对大夫有非常严格的审查机制,大名药房收来的方子都会汇总给专门的人去核查,一但发现有私开方子,轻则吊销行医资格,重则判处死刑。大夫这个职业在咱们大明收入还是挺高的,也很受人尊敬,所以一般大人也都不会去做这种事情。”
李清心里暗想:“医”“药”若是不分家,大夫在开药时便很难做到毫无私心,这就是为啥后世看个小感冒都要花上几百块的原因。”
李清想了想总觉得不对,便又对李房说道:“那你们这么卖药,一年下来岂不是要亏损很多钱?”
“那也不会,看病的客人我们虽是亏钱,但是还是有许多练武者需要买炼丹用的材料,酒庄的老板需要药材泡酒,逢年过节也有很多人买高档的药材送礼。这些客人加起来基本保持大明药房不亏损。即便是略有小亏,户部也会弥补这些亏空。”
李清听后算是明白了,这就是赚富人的钱来补贴老板姓。也难怪李房说话如此神气,这不就是妥妥的国企员工嘛。
又闲聊了一会,李清便将自己所需的药材单子拿给了李房。
“李清,你这些药材都要什么年份的?”
李清想了想说道:“这两份单子上的药十年,二十年的都各拿十份,你先帮我看一下要多少银子?”
李房左手拿起算盘,右手拿笔噼里啪啦一通打之后说道:“一共是六百六十三两,你看一下这是账单。”
“什么,要这么多钱!”李清拿过账单仔细看了一下。
“你这里好多药材都非常名贵,年份也够足,价格自然也就不便宜。”
“这就是五十万人民币啊,怪不得周小米说炼丹会破产呢,果不其然。”李清心里暗想道。
李清叹了口气,从怀中掏出银票递了上去,“你把药抓好,我下午来取。”
下午李清处理完公务,便早早溜了出来,他骑上马先来大明药房取了药,然后立刻往牤牛山狂奔。不到半个时辰便到了牤牛山的后山,李清打开山洞开始为炼丹做准备。
首先便是要将丹炉清洗干净,每次炼完丹,炉壁上都会残留些毒素,好在石室的木桶中有清水,倒也方便清洗。
打开炉盖向下望去,炉底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凹形圆孔,这便是成丹用的小孔。转动蟾蜍雕像,每个凹形圆孔下方便会慢慢升起一个半圆形的金属,上方半圆和下方半圆紧密贴合,正好形成一个独立的圆球。
李清想了想,还是打算从最基础的混元丹开始练起,这混元丹的材料是由一种毒虫的晶骨和四种灵草组成的,李清先将十年的材料取出一份,将这五种材料倒入炉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水。
李清走到石室中间,中间放着一块石板,李清挪开石板,有一条灰色的金属管子正冒着气,李清拿着火把靠近管子,管子突然窜出炙热的火苗。
“这就是书中所说的地火,估计应该就是天然气吧。”
李清将丹炉放在管子上,让它慢慢加热,李清再从怀中拿出一块干净的纱布,将炉盖下方包好,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丹炉的气密性,最重要的是炼丹过程中产生的毒气也可以被吸附到纱布中。
不到一炷香的时间,李清便感觉丹炉里面已经沸腾了。再过了一会李清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便将手包上纱布去扭动蟾蜍,然后拿来一块小石板盖住灰色管子,熄灭地火。
看丹炉已经冷却的差不多了,李清便打开炉盖,炉盖的纱布上一层黑黑的杂志,李清小心的将纱布丢在一旁,再次扭动蟾蜍,接着李清将手伸进去一一取丹。
二十颗丹药被李清整齐的摆放在纱布上。
全都失败了,没有看到纯白色的丹药,更没有看到丹纹,只有一颗颗乌漆嘛黑的药丸。
“应该是关火关早了,有的丹药还没成型呢。”李清分析着自己第一次炼丹的失败。
“接着炼,我还就是不信了。”
李清又开始清洗丹炉,重复着开始炼丹。
第二炉却又是时间太久了,取出丹药,有的已经焦糊了。
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终于在第八炉,李清取得了成功,打开炉盖的瞬间,李清闻到了阵阵香气,而且纱布上的黑色杂志明显少了很多。
李清激动地将丹药一颗颗取了出来,二十颗晶莹剔透的丹药呈现在眼前,跟书上描述的一模一样。
李清拿起一颗放进口中,盘膝打坐起来,一盏茶的功夫,李清睁开了眼睛,对这颗丹药的药效还算满意。
李清趁热打铁,又开始炼丹,可惜最后两炉又是以失败告终。
“这成丹率也太低,这还是最简单的混元丹,十炉才成一炉,这十份药材花了六十七两,混元丹市面价格是一两银子一颗,忙了半天还亏了四十七两,那相当于三万五千块钱呢,这样下去会亏的底裤都不剩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