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章:草堂,杜甫忆往昔(2 / 2)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好诗。就如此刻,充满愉悦。”徐长卿发出感言。
“好诗,不愧是杜翰林。“张勿狄说道。
“诗圣之名。”施默附和。
“哈哈哈,什么杜翰林,什么诗圣,我就是草堂内一个闲人罢了。”杜甫大笑了几声,很是高兴,“三位请。”
施默,徐长卿,张勿狄,杜甫四人围桌而坐,青年书童在一旁沏茶。
“方才是哪位小友回答出来我那诗句,说说为何?”轻轻抿了一口茶杜甫问道。
徐长卿,张勿狄两人把目光对向施默。
“是在下,我只是仿佛在梦中见过这首诗,才不确切地回答出来。”施默回道,“方才所言杜甫先生乃诗圣,也是梦中所见。听张兄所言,先生曾在朝中翰林院任职,为何又离开朝廷,在此隐居?”
“这位仁兄知道我之职位,想必是朝廷中人。不知认识李太白否?”杜甫并没有回答施默的问题,而是问向旁边的张勿狄。
“我认识,如今在朝中担任知事一职。”张勿狄点头回答。
“那你们知道我为什么离开吗?”杜甫端起茶杯,将眼前的茶叶轻轻吹开,喝了一口,望向窗外,像在回忆。
“八年前,我自东都洛京前往国都长安,在望月楼,听太白兄与友人论诗,承蒙太白兄邀请,与之相谈并一见如故。后感恩太白兄推荐,在朝中翰林院担任一官半职。在那期间,我曾漫游吴越,而后,我登凌太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何其快哉。”杜甫喝了一口茶,对着施默说道,“你刚刚说你在梦中遇见过我那首诗,而该诗却是这两日所作。
“而我的离开,也与一场梦有关。在翰林呆了六年后,两年前,我突然开始每天晚上都会做同一个梦,连续且不间断,梦中的我很真实。在那个梦里,同样是唐朝,不过不同的话,那个唐朝风雨飘摇。我虽前期依旧漫游国土,但也在想朝中谋求一份职位,只是天不作美,屡屡不成。最后,一场战乱爆发,陛下出逃,我也来到这益州躲避战乱,求得一时安静。我见过村户为求生卖儿卖女,我见过强制征军家里仅剩耄耋老人。因为梦太过真实,每日醒来,我都会怀疑梦中之景是不是才是我真实的人生,而这才是一场梦呢?
“在思考一个月后,我决定自己辞官去寻找答案,跟随梦中的路线。那一刻,太白兄不解,多次询问,但我并没有给他说我的梦。经过近两年的旅途,我走遍华唐大部分地方,最终在一个月前,来到这浣花溪,在此暂时定居。在梦中,这里有难得清闲的日子,或许这里会有我要的答案。”
杜甫一字一句慢慢说着,时而闭上眼睛进行思索,最后,将杯中的茶一饮而尽。
“杜甫先生,你现在在这里,说明这个世界的你才是真实的,那个只是梦而已。你怎么和施兄一样老是做这种奇奇怪怪的梦,你说是不是施兄?”听完杜甫的话后,笑着说道,并转头问了施默一嘴。
施默听着杜甫的话语,越听到后面越是觉得震惊,关于杜甫的梦,不正是自己前生那个世界,杜甫的真实历史吗?青年出游,登泰山,遇李白,结伴而行,后遇安史之乱,躲避益州。
“这位小友可曾做过这样的梦?梦中的我如何?”杜甫笑呵呵的问向施默。
“我并未经历您说的那个时代,在我的梦中,杜甫先生您被称为诗圣,与诗仙李太白合称‘李杜’,您的诗因记录了梦中那个时代的历史,被称为‘诗史’。”施默想了一下,看着杜甫缓缓回答。
“哈哈哈,好一个诗圣,好一个诗史,有此称号,就算那个世界的我是真的,那我也不枉走一遭了。”杜甫像得到了最大的认可般,仰天大笑起来。
是啊,您并没有白走一遭,我们都还记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