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3(1 / 2)
丽景家园位于洛州市东北隅,早几年这一带还是郊区,到处是成片的庄稼地,金马集团二厂就在北面不远的地方。近几年洛州市房地产行业大发展,庄稼地上盖起了成片的高楼,因为此处偏远,所以房价不高,吸引了很多像张海强这样外地来洛的年轻人购买。
因为小区住户多数家在外地,放了年假自然都回老家陪父母过年,所以过年期间小区里冷冷清清。白天人迹稀少,晚上更是灯火罕见。
张海强所在的那个单元,平时住的人就不多,现在更是人影也没一个,开始他还以为只剩他自己了。但一天晚上下楼扔垃圾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家对面的房子里也亮着灯。虽然搬来差不多半年时间,但张海强几乎每天上班,早出晚归的,与对门邻居从没见过面,并不知道对面住的是什么人。
在楼下溜达了几圈,太冷了,张海强赶紧往回走,刚到单元门口,从楼上下来一个人,手里拎着垃圾袋,也是下来扔垃圾。在老家农村,大正月里碰上,即便是两个陌生人也会互相问个好,打个招呼,张海强按习俗点头问了声好。
对方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头发稀疏但梳理的一丝不乱,一件外套批在肩头,礼貌的跟张海强点头示意,停下脚步,笑着问:“你是32的?”
32是张海强住的房间号,他点了点头,也问道:“你是31的吗?”整个单元只有他们两家亮着灯,不可能是别人。
果然对方笑着说:“是啊,我们是对门啊。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我搬来几个月了,今天头一次见到你。你平时很忙吗?”
张海强淡淡一笑,说:“还行,不算忙,只是走的早回的晚,我们遇不上。”
那人走到垃圾桶边把垃圾扔了,扭头对张海强说:“这大过年的,小区里跟鬼城一样,连个人影都看不到,物业还有人收垃圾,不错啊。”
张海强不好意思扭头就走,只能等他回来,边一块往上走,边说:“物业的人也放假了。住的人少,垃圾也不用每天清理。”
闲谈着到了三楼,张海强刚准备跟那人道别,那人笑着说:“来我屋里坐坐吧,反正没事,聊聊也挺好。”
张海强不想刚认识就去他家,推辞道:“太晚了,不耽误您休息了。改天再去拜访吧。”
那人笑呵呵的不以为意,爽快的说了声好,开门进去了。
正月初五,民间称为“破五”,张海强老家的习俗这一天要放爆仗,包饺子。明天初六,回家过年的人就开始陆续的返回了,“三六九,往外走”,也就意味着年马上就过完了。
赶紧过完年吧,一个人过年实在无聊,吃不到母亲做的好吃的,也体会不到全家团圆的快乐,还不如平时忙忙碌碌的充实。
正准备去超市买几个速冻饺子,忽然有人敲门,张海强心里一喜,难道是景宁知道自己没回去,找过来了。急忙过去拉开房门,对门那个中年男人笑嘻嘻的站在门口。
“过来参观一下。”中年男人开门见山的说:“我看你车还在下面,知道你没出门。”
张海强只能笑着表示欢迎,让他进了门。
中年男人把每个房间都看了看,微笑着表示赞许。其实张海强的房间装修很是一般,只是铺了地板装了门窗套,但毕竟房子新,看着挺不错。
“我姓邢。你以后喊我老邢就行。”老邢一边看,一边说。
张海强也报了自己的名字,然后问:“邢哥你是洛州本地的吗?”
老邢已经在沙发上坐了下来,抚了抚梳的整齐的背头,说:“是啊,从小在洛州长大,是洛州老户了。我家老院就在神女湖北面,后来盖成市委招待所了,现在叫什么大酒店来着。。。?”
“华茂大酒店吗?”张海强问。
“就是华茂。”老邢一拍大腿,笑着说:“年前还带着我老婆过去看了看,已经看不出当年的影子了。”
“那个地方可是寸土寸金啊。”张海强话感叹道。这几年随着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很多原本一穷二白的人借着拆迁的机会突然咸鱼翻身,光速步入富豪的行列。
老邢显然听懂了他的意思,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些,叹口气说:“跟我没啥关系。我去xj支边,一去这么多年,这些事都跟我没关系了,都是哥哥姐姐他们搞的。”
张海强很好奇那段历史,一边泡茶,一边问:“你去xj支边,怎么去这么远?”
老邢脸上重绽笑容,欢快的说:“那个时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去的越远越光荣。洛州去xj我们那批一共17个名额,这还是我老爹找到他们厂里的头儿,三番五次申请出来的。我去xj,厂里每个月还会补贴家里十八斤粮票,这是双赢的好事儿啊。”
看张海强把茶泡好,老邢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皱了下眉头,说:“茶叶不错,但你的水温太高,把茶叶烫死了。”
茶是张海强去大理时买的新鲜普洱,是用新采的嫩芽压制而成的。他平时并不喝普洱,对这茶没研究。
“我是瞎喝,不懂茶。”张海强讪讪的说。
老邢拿起茶饼仔细看了几眼,介绍说:“这茶现在喝有点浪费,你最好存几年再喝。普洱是越老越值钱,跟xj的和田籽料道理一样啊。”
看得出老邢在这方面是内行,但张海强不以为意,喝茶对他来说不过是无聊时的消遣,哪会把心思放在这方面,但他还是客套的说:“这些我不懂,以后还得多请教邢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