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询(下)(1 / 2)
儒家尊礼固王权,道家自然应天变,墨家非攻兼世人,法家规矩集兵权。
他们的思想不同,手段不一,可最终目的都是要让这林中地生灵能够安居乐业。虽然依旧会被狼群盘剥,但却不至于失去赖以生存地环境。
然而诸子百家能人辈出,可几百年来都只想如何去壮大狼群,或者给狼群套上枷锁,意图在此基础上保证领地里其他生灵的基本生存权利。
他们无时无刻不想结束这场无休无止地厮杀,可却是没人想过,终结厮杀最有效地方法不是用大道理去规劝狼王,亦不是让所有狼都约束自身地欲望。
而是将这所有的狼群整合成一体,让它们只有一个王,那么所有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这是个很简单的猜想,貌似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可仔细想来,要达到这个目标实在是太难了。
起码此时的王荀与胡光写知道,燕国绝对没有这个能力,自己的君主也不可能是那只一统狼群的狼王。
对于孤夜给出的这个答案,在场的两个人都很震惊。很难想象这样有眼界的思想居然是出自一个二十岁年轻人之口。
“小子,不得不说你的格局的确惊艳到我了!虽然这统一两个字太过理想化,不过在现阶段里,当今世人也应该没人能证明你是错的了。
只是咱们的话题是不是跑偏了,刚刚之所以唤你过来,似乎是想知道为何要焚烧那些士兵的遗体吧。”
胡光写总觉得自己苦求多年而不得的答案,如今在这个书都没正经读过多少的年轻人身上获得,确实是件非常滑稽的事情。
虽然这个答案不一定就是对的,但起码此时他没去法反驳。
“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天气太热了,尸体在高温潮湿中很快便会腐烂发臭而已。”
“那你直接将他们好好安葬不就好了么?为何还要行此一举?”
这回是王荀发问,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理由。
此时孤夜有些落寞的将目光落回到那高高的柴堆上。
“有一次我六爹在林中看到过一场狼群的大战。那那时候他躲在边上,原本是想等大战结束后捡些狼尸回去的。
可是结果令他很是震惊,只因无论双方狼群撕咬得多激烈,死伤得再多。那些幸存下来的狼哪怕再疲惫,它们都会将同伴的尸体拖回到自家的领地里去。
这二十八个弟兄都是蓟城里的禁军,无论当时他们来文安城是抱着什么目的,可总归到最后都成了与我并肩作战的同袍。
狼群尚且不会让同伴葬身在领地之外,我又如何能不把他们带回家去。
王将军,胡城守,小子孤夜有个不情之请!”
此时孤夜突然转过身来,然后单膝抱拳直接跪下。
“哎哎哎……你小子!有话直说,何必行此大礼!”
王荀是知此人身份的,人家与公子常威关系莫逆,将来必定飞黄腾达,所以他赶紧上前去搀扶,可不敢身受此大礼。
“此战过后,小子想请将军把底下那些战死兄弟的骨灰送回蓟城交与其家人!”
“就这事?那也无需王将军了,胡家子弟多以商贾为业,此事便交给我吧。定将这这士兵骨灰一一送回其家人身边,你大可放心。”
不是胡光写夸口,此时王荀他还真办不来。途中费用尚且不算,光是核实士兵身份家中地址,他一个文安城的守将还真没那个能耐可以摸清情况。
“多谢城守大人,小子替那些死去的弟兄在此拜谢了……”
半个时辰之后,城中陆续升起了几十道烟柱。尸体焚烧后的恶臭随着烟雾飘向了城外。
城中青壮脸上围着麻布,正将一具具齐军的尸体扒光后丢如熊熊大火之中。
而五里之外的小丘之上,触子鼻翼嗅着淡淡的焦臭神色淡然。
他昨夜通过回返士兵的描述,现在已经得知了当时在东城甬道让自己的军队不得寸进的人是谁了。
回想起那张年轻到过分的脸,也许只有这样一个家伙才可以一次次的创造奇迹吧。
此时小土丘之后,是连绵一片的营帐。从数量上来看确实有些寒酸,稀稀落落的帐篷里头,满满当当的挤了许多疲惫的士兵。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后头的辎重部队中,还有很多全新的帐篷并没有被搭建起来。
如此的安排,使得奋战了一夜的将士们开始心生不满起来。
为此,几个副将从一大早就找来想要询问将军这样做究竟何为?
可当见到触子立于土丘之上沉思之时,却是人人只敢在地下默默等待却不敢上前打扰。
“山广志!张景山!”
“末将在……”
“将军有何吩咐……”
听到土丘上将军传唤,这两位副将终于松了口气赶紧上得前来。
从早上到现在他们看将军沉思都站了快两时辰了,如今将军开口便知道必然是要有所行动了。
“山广志,你所部抓紧时间休整,待到天色暗下立即开拔出营,务必在天亮之前抵达陷空山。
记住,沿途千万要做好隐蔽,万万不能被武平城方面的燕军侦骑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