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朕要引爆欧亚混战,让罗马提前感受匈奴的恐惧!(1 / 2)
刘贺坐在安车上,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未央宫内阁值房。
辩经的风波已经过去了,此处又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寂静。
内阁的属官吏员们一看到天子驾临,纷纷起身下拜行礼。
刘贺顾不上像平日那样叫他们平身,而是脚步匆匆地直接冲向了内阁值房。
如今,内阁票拟的流程已经越来越熟练了,也从未出现过纰漏,所以刘贺极少来到此处。
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温室殿里写录各种各样的变法《会要》,需要内阁做何事,直接下诏即可。
没有了三公和尚书署从中隔阂,政令通畅了许多,效率也比原来更高了。
今日之事与战事有关系,非同寻常,所以刘贺才会特地前来此处。
当刘贺走进内阁值房的时候,他看到所有内阁大学士都已经到了。
这些人见到天子进来,全部停下了手中的事情,急急忙忙地下拜。
“不必多礼,落座吧!”刘贺挥手说道。
“诺!”
随后,刘贺在长案的上首位落座,内阁大学士们则分坐两侧。
还没有等他开口,就发现不知道为何,这些内阁大学士们的表情格外恭敬。
就连几日之前在石渠阁里与刘贺争锋相对的韦贤,此刻都“低眉顺眼”,不见半点忤逆
“如何,是何人送来的捷报?”刘贺明知故问道。
“都尉常惠派人从乌孙国送来的。”张安世带着敬意说道。
“大捷?”刘贺又问道。
“大捷!”张安世答道。
刘贺终于松了一口气,也明白这群内阁大学士今日为何对他如此恭敬了。
在原来的历史上,出塞的五路汉军虽然没有叛乱,但同样也是无功而返。
反倒是乌孙国在都尉常惠协助之下,对匈奴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捷。
来到长安城之后,刘贺一直将这场大捷看做一个控制汉军的契机。
所以他才会派二十个昌邑郎跟随常惠同行,让其带着他们到战场上去历练建功。
去年的冬天,范明友等三路大军骤然叛乱,韩增所部和赵充国所部果断回师驰援长安,一个多月之内就有惊无险地平定了叛乱。
但是,这毕竟打乱了历史的走向,所以刘贺担心这个变动会影响到乌孙国对匈奴的大胜。
如今货真价实的捷报传来,他心中那块悬着的石头终于是安安稳稳地落地了。
“捷报在何处?”
“陛下请过目。”张安世连忙将捷报呈送给了天子。
刘贺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确定这确实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捷,甚至比原来历史上的那场大捷还要大!
难怪张安等人的状貌如此恭顺,他们恐怕是回过神来了,意识到天子料事如神。
几个月之前,霍光志得意满地发兵十几万出征匈奴,刘贺表达过担心,并且预言乌孙国能取得大捷。
当时,满朝文武,包括在座的各位,都在心中对天子的话嗤之以鼻,甚至轻看天子。
但是如今,乌孙国方向真的打赢了,何人还敢说天子不知兵呢?
简直就是用兵如神!
刘贺的余光感受得到众人的小心和敬佩,心中很满意,今日要做的事情,会方便许多了。
他暂时没有发话,只是细细地读着捷报……
去年,当五路汉军出击塞北的时候,乌孙国王翁归靡发骑兵五万,从西面进入到右谷蠡庭,相对攻击匈奴。
五路汉军声势浩大,而且是从中东两面发起的进攻,再加上霍禹等人将汉军的布置完全透露给了匈奴。
所以匈奴主力为了躲避汉军兵锋,早早就开始向西转移,慌乱之中恰好碰到了向东进军的乌孙国骑兵。
乌孙国军队本不是匈奴军队的对手,但是匈奴人知道汉军势大,转移时带了大量的老弱妇孺,行动非常迟缓,不利作战。
于是,翁归靡在常惠的协助之下,指挥发动了多次围歼追击战,利用自身机动力强的优势,不断袭扰匈奴。
等匈奴成为远道而来的疲惫之师时,又寻找到战机果断进行决战,一举击溃了匈奴的主力。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乌孙国俘虏壶衍鞮单于叔父辈、公主、名王、骑将等以下四万余,斩杀匈奴贼寇五万余,俘获马、牛、驴、骡、骆驼五万多,羊六十多万。
匈奴祸不单行,残部在北逃的时候,又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寒潮,冻死的老弱及牛羊绵延数百里,不知几何。
这样算下来,匈奴的实力经此一役,折损了七成以上。
恐怕在短时间内,都不可能向大汉边塞发动大的攻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