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一场大火(1 / 2)
雎阳的沦陷意味着晋军的东西两线被秦军隔绝开来,同时整个战场的走向几乎是完全要看秦国的态度了。
若是想让燕国赢,那就依靠着雎阳再去隔断泗水的河道。若是想让晋国赢,那只需要撤出雎阳重新让给晋军就好。
这种级别的决策邓羌不敢擅自做主,当机立断给长安送去书信请求指示。
邓羌得到的回复很简单:
据守雎阳,无需再动,晋军已败。
“桓温已经败了?”
张蚝凑了上来,看着书信上的内容,有些摸不着头脑。
“廪丘都还没打到最后拼命的时候,怎么就败了呢?”
邓羌也不太理解为什么苻坚那边直接断定了桓温已经失败,但对于命令他也不用想的太多,只要执行就可以。
“这一战燕国损失了十多万的青壮,精锐部队也死伤快要超过五万了。丞相和太子殿下最初的目的已经达到,若是再放任两边打下去,桓温可就真的要灭燕了。估计是大王有了什么安排,能让桓温很快就支撑不住了吧。”
眼看着马上要入冬了。河水全都进入枯水期。上半年桓温花费大力气打通的泗水河大野泽之间人工运河已经干涸。晋军辎重的重要中转站金乡县被直接暴露出来,失去了人工运河的保护。
按照桓温的计划,袁真此时应该在荥阳打通河道给济水增加水量,从而确保枯水期的时候人工运河不会干涸。只是很可惜,这个计划已经不可能实现了。袁真从始至终就没有接近过荥阳,一直被邓羌牢牢困住。
前线迟迟没有战果,晋国的朝堂对于桓温也渐渐失去了信心。王谢两家却依旧大力支持着桓温。但也只是行动上给予支持,从来没有表明立场去支持。
冬季的补给如期地送往了前线。虽然泗水河随时要面临秦军从西面的威胁,但晋国朝堂却丝毫没有管这个情况。保护补给线是桓温要做好的工作,与他们无关。
受到命令的邓羌没有去理会从眼前漂过的晋国船队。这一举动让燕晋双方非常困扰,都不明白秦军为何突然收手。
不过明白人也不是没有,至少慕容垂和慕容德两位燕军的最高指挥是知道为什么秦军突然停手。
“吴王殿下留步吧。战事紧俏,无须在我一个闲人身上花费心思。”
一个青年儒生拉住慕容垂的手,怎么都不让他再送行了。
“秦国出手相助之恩,本王铭记于心。若日后还有再见之日,再容本王道谢。”
慕容垂拱了拱手,目送着这位秦国使臣离开了林渚,就连赔笑的表情都忘了收回。而一边的慕容德则是黑着脸从幕后走了出来。
“这家伙不去见陛下,反而直接来见大都督,居心叵测啊”
“也不能这么说。这位使臣送来的那个浮桥,你觉得进献给陛下能有什么用?这东西在咱们手里是个宝物,但在陛下眼里可能一文不值。你去准备准备吧,还有那个秦国好不容易探听到的情报,就这样送到了咱们的手里,总不能辜负人家。你亲自出手吧。”
“是”慕容德有些不情不愿地答应着,面色却还是很不满。
“怎么?信不过秦人的消息?怕他害了咱们?”
“消息我深信不疑。就算是假的,导致我死在金乡,我也认了。我只是不喜欢这种感觉,给人当棋子的感觉。燕晋两国这一仗从三月打到腊月,胜负却近乎全是看秦人的脸色。就这样他们还要分走虎牢关以西的土地”
“胜负?”慕容垂微笑着摇了摇头。
“燕晋的战场上哪有赢家?就算有,那也是秦国。燕国和晋国都是输家,输的很彻底。我们的确成了那些聪明人的棋子,我一直都知道。可是谁让我资质愚钝呢若是太宰在世,估计能插手棋局和那些人对弈几手吧”
对廪丘的围攻还在继续。长时间的不间断的进攻终于让晋军的军心出现了动摇。在生死之间的战场拼杀了快半年的时光,任谁都要达到精神崩溃的边缘了。燕军每次如同潮水一般,一波摆平后永远会有后续跟进。
原本燕军根本登不上廪丘的城头。可这几天却接连有人顺着云梯爬到了廪丘城墙上。起初要好几天才能有那么一两人登上去,而且坚持不了多久就要退下来或者死在上面。
但随着天气越来越冷,登上城头的燕军越来越多。眼看着曾经在自己面前不可一世的晋军不复当初的勇猛,燕军的士气越来越高涨。
对于晋军来说,情况无疑越来越坏了。不过也不是没有盼头。等冬日的辎重送到了前线,就能缓一口气了。算算日子,只有最后一个月了,撑过这一个月,辎重就会送到前线了。
腊月初一这一天,晋国朝廷送来的补给已经到了泗水河道的尽头,剩下的路需要走陆路运输。同样是这一天,慕容德悄悄离开廪丘城外的燕军大营,带着一万两千的鲜卑骑兵迅速渡过了济水河。
这时候便看出燕军守住了浚仪的重要性了。若是浚仪在晋军的控制下,慕容德这样强行渡河是非常冒险的行为。最不济,晋军也能直接把这支骑兵堵在河对岸,想要渡河就得面临被半渡而击的问题。
运送辎重的晋军眼看只差一日的路程就能进入金乡县。辎重在金乡送上大野泽里的船只后,这个苦差事就算是办完了。
金乡县的县城外,辎重车队绵延了好几里地。他们没能等来接应自己的友军,却等来了跋山涉水前来突袭的鲜卑骑兵。
“轰隆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