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事与愿违(1 / 2)
利州城头,战旗猎猎,北风萧萧。
一员顶盔贯甲大将如山岳一般笔直地站立城头,一动不动,出神地看着远方。他就是蒙古先锋元帅汪德臣。
这利州城,可是他亲手所建,又是他亲自所守,他再熟悉不过了。六年筑一城,为的就是今天。六年筑一城,真是非常不容易。
他还记得,四年前,蜀中大旱、江水枯竭,粮船不至、军粮不济,绝大部分将士都饿得了浮肿病,纷纷要求弃城而去。是他一意孤行、力排众议,流着泪亲手杀掉那匹跟随自己征战多年的西域大黑马。
那一天,他的马夫跪在地上,抱着马腿,挡在他的身前,哭着、喊着,“求汪帅不要杀它,饶它一命,要杀就杀我吧。”
他汪德臣也铁石心肠、不为所动,轻轻扶起马夫,“我知道你的心情,其实我和你是一样的,这都是命啊。”随即一个手刀便把马夫打晕,一刀刺进马腹。
他流泪了,马也流泪了,所有的人都流泪了。
最终,他还是挺了过来、熬了过来,才有了今天的大好局面。
现如今,大蒙古可谓是兵强马壮、兵多将广,上下一心、团结一致。都以一统天下、千秋万代、永息兵戈战事为己任。
在他眼里,大蒙古可比小南宋强多了。他的那些强悍的对手,孟将军、余将军等等一干英雄好汉,莫不是处处受到大宋皇帝、大宋朝廷、大宋文官的猜忌和掣肘。很多都郁郁而终、英年早逝了。
亡国之象,说的就是如今的南宋。
汪德臣信心满满,他作为先锋主帅,他要效仿他的偶像战神李靖,从蜀中开始,顺江而下,灭掉南宋,一统天下。
本来一切都准备妥当。只可惜,一天前,他收到一封密信,有一家富甲天下的山庄,居然学起古人,做起了毁家纾难的勾当,采购了一百多车的物资驰援蜀中。
兵法有云: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想当年,解利州城缺粮之困,就是采用了因粮于敌的办法,那是从宋军手里抢粮食,足足抢了七千石。
现在他不缺粮食,粮食早已堆满仓,可宋军的粮草他还是有多少就想要多少,一颗一粒都不嫌少。
可惜,运输那一百多车粮草的队伍是在大宋境内,抢夺已是不可能。但支援宋军的粮食、药材、器械,烧了它总是好的,烧了它还是做得到的。
而且,必须要烧了他,这是此次出征,蒙军先锋主帅汪德臣发出的第一道命令。
陶震泽庄主端坐在马车里,一路上很是欣慰。
桃花山庄的车队一路浩浩荡荡、起早贪黑。所过州县,沿途百姓均是箪食壶浆以迎。陶震泽庄主的义举,其实早已传遍了武陵城周边。
好事也能传千里,大宋的百姓真是很善良、很可爱。
只可惜,蜀道难,难以上青天。从武陵城入蜀,尤其艰难。
一路上,不是山路,就是栈道,只能是缓缓前行。
最难的是过那一道摩天岭,摩天岭,也叫摸天岭。
摩天岭,高耸入云。
摩天岭,离天三尺三,举手摸天非难事,仙人到此要下马,长人到底要弓腰。
摩天岭,当真是车不能行,浩浩荡荡一百多车货物,还要人背马扛,一件一件运过这摩天岭。一天下来,直把号称使不完浑身力气的陶无伤都累得够呛。
可是谁都干得起劲、谁都没有怨言,这就是信念吧。
年纪轻、力气大、身材魁梧、追魂六剑客中的大力神陶剑武,拍着胸脯、对着陶无伤嘿嘿笑道:“无伤叔,你再教我俩招绝招,你的活我全包了。”
陶无伤瞅了他一个大白眼,“哪凉快哪待着去。”说完一手提起一袋粮食、头上再顶一袋粮食,嗖嗖嗖地就往石梯上走。
陶剑武看得都呆傻了,不服气地道:“非得要这么潇洒,内力都用上了。来,再给我加一袋,四袋。”说完背起四袋一百公斤的粮食,嗖嗖嗖地就跟了上去。
过一道摩天岭,翻山越岭,整支队伍差点耗尽了心力,最年轻的追魂六剑倒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可也都累得虚脱了。
摩天岭最高峰之处,山风凉爽,三双如鹰隼一般的眼睛悠闲地注视着这支疲惫的队伍,就仿佛看着自己的猎物。
一个声音道:“差不多可以动手了吧?”
另一个声音道:“以逸待劳,我觉得现在正是好时机。”
最后一个声音笑了笑,“队伍现在拉得太长,货物太散,烧起来太麻烦了,还是再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