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夺命·其三(2 / 2)
路途之中不管是张燕军、叛军还是友军,统统被铁蹄碾成齑粉。
一路杀至大旗之下,却并未寻到孙策,韩当当场便变了脸色。
小树林中,刀盾兵在内,数十名弓箭手在外围成一个颇大的圆阵,围困着中心不停腾挪躲闪的孙策。
此时的孙策浑身浴血,背上插着两杆箭矢,仿如一匹受伤的孤狼,在树林中来回穿梭,利用数量众多的树木阻挡躲避着从四面八方而来的箭矢,偶有靠得太近露出破绽的刀盾兵被其手中钩镰枪一带,枪刃一送,死于非命。
外面,一直冷脸指挥的张燕越发烦躁,他垒垒想把孙策逼进躲闪的死角,可这么长的时间,只成功了一次。那一次,换来了孙策身披两创,随后的孙策速度变得更快,走位更难以琢磨。他的体力仿佛没有尽头一般,如此激烈的运动也无法消耗殆尽,让人气馁。
张燕知道这不过是他的错觉而已,仔细观察过孙策的状态,最多一刻钟,这位小霸王便要不支倒地。
尽管心中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可张燕却不敢用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赌孙策的体力极限。大地传来的熟悉震感让他明白,前来支援的骑兵不是庸手,数量更在己方之上。
再不走,就真的得交代于此地了。
……
当韩当在小树林里见到身披两箭的孙策时,心跳当场便漏了一拍,连忙打发人去寻随军的郎中。
向来急性子的孙策又怎会乖乖等待,一把推开上前挽扶的士卒,抬手折断了身上碍事的箭杆,抢过旁边士卒的战马,招呼着韩当便往北面疾驰。
“叔,这次引蛇出洞不光引出了蛇,还来了一尾大鱼。”
孙策很是兴奋,周瑜当初立计之时便算准了吴郡望族那些人必然会勾连张燕,只是他也没有预料到张燕会亲临战场。
孙策向朱桓卖个破绽,果然引来了杀机,而为了行动的隐秘,张燕军如周瑜所料,只来了不过千余骑兵以及两千步卒。
朱桓利用侵占来的职权接应张燕的大军来到左近,随后张燕一击得手击溃了孙策的后军。
这是第一步。
反应过来孙策中军正要列阵反击,那些散在中军之中的吴郡望族的族兵便发动开来,中军混乱。
这是第二步。
随后朱桓带来的两百亲卫反叛,把正在整军的孙策给逼进了小树林中——为山九仞。
到此,双方其实都冒了巨大的风险,一旦孙策来了援军,兵力不足的张燕等人便立成瓮中之鳖,双方比的,便是谁能更快。
如此之高的风险,张燕和孙策又没有很直接的利益冲突,亲来的可能性太低,所以当初定计之时众人皆以为,这次的计划若有意外收获,大抵不过如孙轻这样的小鱼。
生活,总在人不抱希望之时带来惊喜。
现在,朱桓怎么都想不明白,费尽心机挣来的大好局面,张燕想都不想便策马退走。可当他看到精锐骑兵们奔驰时带起的烟尘,便不得不佩服作为一个沙场老将的直觉之准。
相比起朱桓的佩服,张燕的内心是郁闷的,功亏一篑。
没有骑兵,这是一个北地男儿心中无法述说的痛。从冀州带出来的战马经历了这些年的大战,折损极多,而横在他与北方产马之地中间的曹操,那会让一支北地强军在自家屁股后面补充到足够的战马。
这次带来的千余骑兵已经是他全部家底,还大都是有了年纪的“老马”了。
若是骑兵再多些,他有信心能拖到韩当赶来再从容退走,那时的孙策,绝对死得不能再死了。他也能完成对那人承诺的投名状。只是世事没有如果,如今想来,他的骑兵数量,或许也在对方的算计之中。
想到这里张燕便不得不佩服那位年轻人,文能得才智之士青睐,武能策马定一方。
沙场多年,张燕并不是没有见过能打能拼的狂猛之士,那位让他吃尽苦头的并州吕温侯便是勇猛无敌之辈,可孙策却很不一样。
即便孤身一人面对生死危局,在那疯狂的外表下是绝对冷静的内心。而这样在战场上能时刻保持冷静的将领有多可怕,张燕上一次遇上的还是那位已故的皇甫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