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回 圣诞节玉帝巡游(1 / 1)
行者与八戒从折岳连环洞里救出长老,打死了豹子精,烧死了一洞的小妖。师徒四众下了隐雾山,奔上大路,行经数日,来到凤仙郡。这里是天竺国的外郡,相当于明朝的藩王国,郡侯相当于藩王,所以在凤仙郡是要倒换关文的。明朝有五个藩王后来做了皇帝,其中最有名的是燕王朱棣,也就是明成祖。可见凤仙郡侯的地位相当高。
凤仙郡三年不雨,久旱民苦。行者在朱紫国揭了招医的皇榜,现在又揭了求雨的皇榜,去天宫奏请降雨的圣旨,一驾筋斗云,径到西天门外。下界到了凤仙郡这个地方,总算是离开天上的西天门更近了。行者从镇海寺上天告李天王御状的时候,走的还是南天门。
有人说了,如来将五指化作五行山压住齐天大圣的时候,不是有一句话么,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大圣和五行山降落的地方,是大唐国与鞑靼国交界的地方,为什么不是推出南天门外呢?因为如来经常走的那条道是从灵山到天宫的,习惯了。
玉帝告诉行者,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兼观万天,浮游三界。这次不需要掩饰任何事情,所以玉帝不小心把真话漏出来了,没有说三天前。他不如孙悟空细心,不知道说了一次谎,以后就一直得圆谎。现在玉帝亲口证伪了天上一日,下界一年这个说法,后面就不再讨论了。
可以想象一下玉帝的出行。先回去看描写唐太宗上化生寺拈香的场面,从千官环佩分前后,五卫旌旗列两旁,到护驾军千队,扶舆将两行,一共一百四十多字。玉帝出行的场面应该更壮观吧,居然一个字的描写都没有,只能脑补了。
在天宫里面的时候,玉帝上下銮舆,掀个帘子,还需要个卷帘大将呢,所以他浮游三界的动静肯定小不了。他坐的龙车,得让天马变回龙来拉。众文武仙卿坐的车么,用马拉或者用龙拉都无所谓。也有不用坐车的,太上老君可以骑青牛,王母娘娘可以骑青鸾。下界捉拿齐天大圣还有十万天兵天将呢,现在的人数只会多不会少。一定不会像乌鸡国太子出城采猎那样,只带着半朝銮驾。
再看看那个二桃杀三士的晏子是怎么出行的。晏子春秋里面说,“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宰相坐的是劣马拉的破车,那文武百官也只能学样了,不然会像那三个勇士一样,一旦被晏子认定违背了君臣长幼的伦理,是要掉脑袋的。然后呢,好马好车没人要,劣马破车卖火爆,文武百官唱高调,社会经济一团遭。这样的道德绑架,对国家的危害性比三士还要高。还不如香港的高薪养廉更好。
玉帝单单选了圣诞节这一天来花车巡游,因为这一天碰巧也是中国的献供斋天之日,不代表他同耶稣有什么关系。郡侯夫妻吵架,推倒供桌,泼了素馔,果是唤狗来吃了。正巧被巡游的玉帝看见了,他一生气,止了凤仙郡的雨水。一郡的百姓,三停死了二停人,一停还似风中烛。古时候当官的是父母,百姓是子民,郡侯得罪了上天,自然会连累一郡的人。玉帝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了。
众人在市口看到郡侯,说是老爹来了。郡侯对唐僧介绍自己,凤仙外郡吾司牧。也就是说,他是牧人,其他人是牛羊。基督教也有牧羊人和羊群的说法,可见中西方文化是相通的。牧师自然是牧羊人,这个名字翻译得很妥切。还有把牧师翻译成神父的,也一样好,子女得听父亲的,意思很到位。信徒是羊群,不信教的呢,是迷途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