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砸进泥中(1 / 2)
工作室最初开设的项目有泥条盘筑及拉坯成型,这些陶瓷塑型最基础的手法仅提供动手体验,不提供烧制。游客参与其中,品着香茶,玩着泥巴,凭栏观景,身心舒畅,更增长了见识。
烟雨渡是一个开放式景区,本地人不多,外地人必到,节假日尤为热闹,匆忙而来,到此一游的比比皆是,对陶艺制作这种新鲜项目围观者众,体验者寡。
偶有兴趣盎然者,也多半是父母拗不过孩子的新奇与天性,钱虽不多却也肉疼无比,茶更是不愿喝上一杯了。
偶中有偶,孩子的心性或有不稳,脾气更为暴虐,对于泥巴、工具及桌面仿若深仇大恨,根本就是玩命地祸害,也不知他们的父母源于什么心态,只是风轻云淡地安坐一旁,甚至面带笑意与期许地看着自家的孩子,似乎这样尤显孩子的个性张扬与不负韶华。
只要不出差,中信大多会泡在工作室,每遇此情此景,他便会试图阻止与引导,而对方却是置若罔闻,或不屑一顾,或言语挤兑,为此,中信是几欲暴跳,田冰则将他赶去一旁,继续悉心指导那些叛逆期的孩子。
等到天晚,客人全无,中信抱怨道:“小孩真难缠,泥巴扔的到处都是,桌面扎得全是坑洞。”
萍姐边搓着泥条边响应着:“是啊,那些大人也不管管,说多了吧,他们还不高兴。”
“人家付了钱,咱们只能想办法对付着,总不能把客人赶出去吧。”田冰在一件一件地擦拭着工具。
“还是田冰有耐心,能对付那些小孩。”萍姐对此较为服气。
“确实,萍姐,她对别人比对我耐心多了,今儿就冲我火了好几回了。”中信满腹委屈的模样。
“我不火你,你还不把客人都赶跑了呀?你那么大的人了,跟小孩儿较哪门子劲啊?”田冰边擦桌子边说着,语气很是随意。
天天看着两人的亲密,萍姐又是羡慕,又不无嫉妒:“顾老弟啊,你可别气我了,你俩没事儿就腻在一块儿,好得跟一个人似的,她哪儿舍得火你呀!”
“那是,”中信的郁闷瞬转得意,接着又是一脸的认真:“不过,烧制问题不解决,那些成年人还是兴趣不大,另外,拉坯机就不要让小孩上手了,太麻烦了。”
田冰停下手上的活儿,坐了下来,看着中信和萍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买窑太贵,也太大,不合适,除非定做。不让小孩玩拉坯,盘泥条对于小孩又有难度,那项目就得调整了。”
萍姐也坐了过来,三个人聚在一起开起了小会议。
“煤气窑我不敢搞,电窑并不复杂,我肯定可以做出来。”对于简单的电热和温控,中信倒是胸有成竹。
“电窑也行啊,你设计好外壳尺寸,我可以找我爸做,他们有电焊机。”田冰知道老田带的那帮人,什么工种都有,工具更是齐全。
中信略一盘算,便安排了起来:“电阻丝、热电偶、耐火砖、耐火棉、温控仪表,在吴市都能买得到,萍姐回头去找一下管理处,看看我们这边有没有三相电。”
“行,我明天就去一趟,”萍姐又看向田冰,问道:“对了,咱们能不能教他们做紫砂壶呢?”
“这个真不行,做茶壶太难了,单单打个泥片,我就整整打了半年,这个速成不了。”
田冰的拒绝很干脆,即便开设这个项目,也需要找个能沉下心的地方,这儿太闹腾了,肯定是不合适的。
萍姐像是在自言自语:“小孩儿都喜欢乱涂乱画,有没有这方面的呢?”
“萍姐,还真有可以画画的,”田冰想到了以前老田的那个厂子:“唐三彩瓷板画就可以啊,也很简单、干净,还不用这些工具,只要会画画就行。”
“那就上这个项目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