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屈苏的思考(1 / 2)
补充一下上一章的说明
(但是,通过将两个粒子拉得足够远,并且让观测时间差异足够小,我们可以计算出两个粒子间“信息传递速度下限”,这个下限至少是光速的1倍。
因为这个看似超光速的信息传递速度,爱因斯坦死活不承认这玩意,并提出了epr佯谬,说这量子纠缠是“幽灵般的超距作用”。
他举例说,两个粒子就像一双鞋,装进不同的盒子,送给不同地点的两个人。
当其中一个打开盒子发现是左脚的同时,那么另一个人就知道自己盒子里装着右脚。
波尔同样用鞋子举例,只不过他说放在盒子里的鞋在打开盒子之前始终是在变化的,有可能变成左脚,也有可能变成右脚,这叫叠加态。
只有当你打开盒子的同时,叠加态坍塌,才会最终定格到一只脚。这种说法爱因斯坦死活不能接受,即便量子力学方程预示着同样的结论,爱因斯坦也认为那时量子力学有问题,应该是有某种未知因素还未被发现,因此理论看起来如此荒谬。
至于未知因素是什么,他也不知道,于是就叫它“隐变量”。更好笑的是,薛定谔看到epr佯谬的文章之后深表赞同,给爱因斯坦写了封信大加赞同,信中第一次出现了“量子纠缠”这个词。
杨慎和屈苏突然陷入了一种沉默的气氛和不知道该说什么的尴尬境地。
杨慎看着屈苏有些扭曲的笑容,他突然感觉,屈苏是不是想哭啊?他的词也不是那么伤感吧
过了片刻,屈苏委委屈屈的主动说道。
“杨先生写的可真好”
他无奈的引经据典,把自己在高中课本语文书上搜肠刮肚学来的东西的都滔滔不绝的讲了出来:
“杨先生的这首诗可谓是旷古未有。诗的上阕通过历史现象咏叹宇宙永恒、江水不息、青山常在,而一代代英雄人物却无一不是转瞬即逝。
下阕写词人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把历代兴亡作为谈资笑料以助酒兴,表现了诗人鄙夷世俗、淡泊洒脱的情怀。
全词基调慷慨悲壮,读来只觉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平添万千感慨在心头。好诗好诗!好诗好诗!”
杨慎不知道屈苏怎么这么会扯,但也满意的点点头,热烈的拍手称快,他捋了捋自己的胡子,满意的说:
“看来小友的文学造诣颇高啊。”
至于屈苏说是诗还是词,杨慎却也没有过度追究这些事,他已经观察到了自己想观察的东西。
他闭上眼睛,假装疲倦的说到:“行了,老夫老不驰风,有些困乏了,先小憩一会已,待到进城的时候再说。”
屈苏也想睡去,但是弗里德里希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手臂蹭来蹭去,少女身上的幽香让他有些坐立难安。
他坐的的位置多少有些不舒服,不过也是,这是两个人坐的马车,还是临时找的,肯定不会很显眼,装修也不会很好的。
看着头枕在在自己腿上的弗里德里希,他叹了一口气,陷入了沉思。
弗里德里希也真是不把他当外人。
一上来就遭遇了这些错综复杂而且突如其来的事件,却是有些让他需要一些事件来捋一捋了。
他,屈苏,地理学者,使用的名字是卡波,是从未来的22世纪穿越过来到了这样的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似乎是一个由龙族和人类构成的超凡世界,龙族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超凡能力,但是似乎这个世界的人并不知道。
他所在的国家似乎是一个欧洲的大一统国家。
并不是像诸邦林立,小国如云的封建采邑制的欧洲,更像是罗马帝国那样的国家。
毕竟如果自己认识和记忆里面的按照弗里德里希的称号。
万王之王,永恒之主,之类的东西,这只还是个保守估计。
从杨慎的出现,他就怀疑这个帝国是不是还在东方有领土了。
当然前提这个世界与自己的世界有类似的地方。要是这个国家只有巴掌大,纯纯的夜郎自大的国家。那就是当他没说。
至少是屈苏目前发现的。
现在的这个时代和艺术特征大致位于欧洲的中世纪,可能还要在往后。
但如果这个杨慎是他知道的那个杨慎的话,时间大概就是很清楚的了。
16世纪中叶的世界。
其次与他有关的人物是,一个是他的顶头上司吉斯伯爵弗朗索瓦德洛林,法兰西巴黎城里面一个尊贵伯爵,父亲是当年流过血的尊贵公爵。
本来是承袭自老吉斯,应该是个公爵的。
但是因为私自研究秘制龙血而被帝国从老吉斯公爵承袭的公爵爵位连降两级变成了伯爵。
所以伯爵先生一直对于帝国有一种很深的仇恨,策划着很多的阴谋和计划,也不知道搞什么幺蛾子,他的确是失忆了有些东西确实是想不起来了。
不过好像自己刺杀皇帝似乎就是他设计周密的伟大计划的第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