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石碑出,大明亡(2 / 2)
李佐丞强忍着偷看的欲望,问道:“德寿五十二年是哪一年?”
桓林秋算了一下,说道:“陈理继位是在鄱阳湖大战那年,五年之后太祖登基为大明元年。所以德寿五十二年是大明四十七年。”说完之后也是大吃一惊:“今年是大明一百四十七年,岂不就是石碑上说的‘百年之后’吗?”
听到这里,殷沅沅也感到震惊:“他怎么能算的这么准?竟然能知道百年后我们几个人会来到这里。还说天下将要打乱,大明万劫不复?”
聪明如桓林秋,一时也有些迷茫,摇摇头说不出话来。
李佐丞仔细想了想,嗯,桓姑娘虽然冰雪聪明,但是仍然会受到古代迷信思想的束缚,不像我这种被马克思唯物主义洗礼过的新时代年轻人。于是解释道:“这个地方如此隐秘,只有等大明社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人口才会多到把这里的资源也利用起来,所以百年之后早晚会有人来发现这里。而到了王朝的一百五十年左右,一般来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吏治腐败,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此时要么有人改革中兴,要么就是王朝衰亡。王莽篡汉、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耻大都发生在这个时间点左右。所以这家伙纯粹是不安好心,死之前故作神秘,挑动人心。顺便诅咒大明,满足他的报复心理。”
殷沅沅听的似懂非懂。而桓林秋却眼神一亮,有一种茅舍顿开的感觉,说道:“小李子,你走错路线了。你来武学真是屈才了,应该去考科举,做进士,当宰相,说不定你就是中兴大明的那个人。”
李佐丞呵呵笑道:“桓姑娘,过奖了,我也就是只会嘴里说说这些道理。实际上的治国理政啥都不懂,可干不来这个。”
桓林秋又说道:“不,你真的适合。你能看透王朝弊端所在,只要去府县锻炼几年,熟悉了本朝行政系统的运行规律,就能够有所作为。”
李佐丞忍不住道:“哈哈哈,林秋,我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你现在完全是带着滤镜在看我,才觉得我很棒。”
桓林秋不知道“滤镜”是什么意思,但是也听明白了他这句话的含义,顿时又脸红了,啐道:“想多了吧你,我只是觉得你学武太废了,不如改行。”
李佐丞看她极限狡辩,努力挽回尊严的样子,笑嘻嘻的说:“哎,林秋,我发现你好像对官场这一套很感兴趣,也很熟悉的样子。”
殷沅沅也连连点头:“对对,你连王翼之的履历都记得清楚。”
桓林秋敷衍了一句:“都是被家里父兄影响的。别说这些了,我猜陈理和张定边肯定在这里留下了不少好东西,我们四处找找吧。”
吃过午饭后,三人干脆把整个山洞大厅和外面的树林都搜索了一遍。山洞大厅中,沿着最内侧的石壁有一排睡觉的土炕、做饭的土灶、储水的陶罐、炼铁的炉子。还有议事的木桌,历经百年已经腐坏,只剩下一堆朽木。在角落还有木头搭的两间房子,估计是给陈理和张定边居住的,也早已朽坏了。此外就是堆在一起的兵器、铠甲,基本也都锈的不成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