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谢小先生(2 / 2)
不一会儿。
“来啦,女公子,您瞧着,都齐了。”小二拎着食盒,热络地攀问“女公子也爱酒?这番来咱苏山,游玩还是走亲访友?”
红衣女子并不觉得突兀打扰,起身把酒壶跨在腰间,玩笑道:“既是游山玩水,也是走亲访友。小哥对这边情况很熟悉罢。”
小二一听这话,那可不是,方圆十里,就没有我不知道的人和事。
“女公子尽管问,谈天说地,又不碍事,一回事,二回熟,请问女公子是要访何处景,问何人事?”
红衣女子接着话茬,随意问道:“可认识渔村姓谢的人家?”
小二面露惊意,也不思索,快言快语道:“女公子说的可是谢平生,谢小先生?苏山渔村如今姓谢的人家,只有谢小先生和其令妹了。”
“谢……小先生?”红衣女子轻笑一声,来了兴趣,再想起当日画面,一根握着鱼叉的干柴棒,实在和先生二字联系不起来。
小二见这位女公子不知情,解释道:“谢小先生是咱们苏山村塾的启蒙先生,已教了三年短学,不到十五岁就已是秀才身份了。”
妙了,还真是个读书人,还是个会读书的读书人,红衣女子坐回位子,从盒子里拈起一只枣子糕,放了半吊钱在桌上,朝小二抬了抬头,别停,继续说,能说就多说点。
小二乐的眉开眼笑,蛇咬了似的把钱扫进袖里,连说女公子您慷慨大度,转而滔滔不绝道:
“村里本有个老先生开办的私塾,四年前老先生去世后就停办了,后来苏山办了村塾,第一年从外地请了个老夫子过来,结果老先生嫌弃三两银子学费低,又说孩子们顽劣不成器,索性教完一个短学就不干了,村子一下子没了招,找不到人怎么办,老村长找到老里长,这一查可不得了,谢小先生的户籍文书上是有秀才身份的,那时候的谢小先生还是一个十五岁少年郎嘞,好家伙,估摸着十岁出头就过了童试了,不是神童是什么。
谢小先生便在村里几个老人邀请下做了那村塾启蒙老师,教那三百千,村塾当前只开了短学,从谷雨到夏至,这三年教下来,课教的好,学费收的也少,从一开始某些人反对,到如今就没有一个人不对着谢小先生竖大拇指的。再加上村子里有些乡亲们又不认识字,像写信、写契据、写状子,以及红白喜事需要的文书等,都会找上谢小先生,从不收钱。谢小先生如今及冠之年,这个“小”字,也是村民叫惯了的,慢慢就有认可和信任之意了。”
说着说着,小二不自禁叹气一声。冷不丁道:
“唉,听上一辈说,兄妹二人也是遭了苦的,七八年前,从豫州过来的,”
“豫州?”
红衣女子望了一眼小二,倒杯荞麦茶,往前一推。胡诌道:“我一好友与你说的这谢小先生相识,我刚好游经此地,便拜访了,其余的事情我也不甚清楚,小哥多说些罢。”
小二憨笑,不去深究,也不见外,一口闷下茶水,叹道:
“原来如此,女公子看着面善,又与谢小先生有旧,我多说些无妨。
其实,苏山是谢小先生母亲的老家。那时北朔犯境,失了豫北,大批流民东迁,兄妹二人就是跟着大队伍过来的,从豫州到这儿,少说也有七八百里路,一路上凶险,可想而知。虽说兄妹二人不在苏山长大,可到底也是苏山人,且这么多年过去,村民就从没把兄妹当过外人。
我娘还说,兄妹二人来的时候,下着雪,谢小先生衣不蔽体,瘦的皮包骨,牵着令妹在雪地里一家一户问孙氏的祖宅在哪儿。村口几个妇女老汉都出来看,马上把兄妹二人带到了祖宅,一问,双亲都在路上去了。唉,就这样,兄妹二人才算安顿下来,转眼都这么多年了。”
红衣女子望着窗外,远黛天青,起身淡然一笑,示意不必再说,留下半壶岁寒堂扔给小二,就当是敬此处山水美景,敬善朴民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