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吴越(1 / 2)
天宝三载(745十月,李白回到山东后,急于学道,便到安陵拜访道士盖还,安陵在唐时属德州平原郡。李白拜访盖还后,请盖还替他造“真箓”。“真箓”是什么呢?原来是写的天上诸神的名字,还有一些符咒,由学道的人从师傅手里得到,须要天天佩戴的。这在道教徒看,是一件大典。盖还曾经学道于北海仙,北海仙就是高如贵,那是更高一层的师傅了。李白获得“真箓”离开安陵时,写下《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箓临别留赠》:
清水见白石,仙人识青童。
安陵盖夫子,十岁与天通。
悬河与微言,谈论安可穷。
能令二千石,抚背惊神聪。
挥毫赠新诗,高价掩山东。
至今平原客,感激慕清风。
学道北海仙,传书蕊珠宫。
丹田了玉阙,白日思云空。
为我草真箓,天人惭妙工。
七元洞豁落,八角辉星虹。
三灾荡璇玑,蛟龙翼微躬。
举手谢天地,虚无齐始终。
黄金满高堂,答荷难克充。
下笑世上士,沉魂北罗酆。
昔日万乘坟,今成一科蓬。
赠言若可重,实此轻华嵩。
李白此次的求仙访道,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但是以单单受“真箓”于盖还,还不满足,他还要直接请北海仙传道箓。
李白带着族祖李彦允写给北海仙高天师的介绍信,来到齐州紫极宫,请求高天师为其授道箓。道士高天师如贵按照新道徒入教的程序,举行入教仪式,并授给他道箓,从此他成为一名真正的道士。他因此赋诗《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
道隐不可见,灵书藏洞天;
吾师四万劫,历世递相传。
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
离心无远近,长在玉京悬。
李白“赐金放还”后,虽然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解脱,但是他从政的理想再也不能实现,给他的心里留下的创痛太深了。于是李白急于学道,得到了高天师的道箓并成为一名道士后,又开始炼制丹药,并开始吃可以“长生不老”的丹药。另外,李白经常和朋友们一起饮酒作乐,借酒浇愁。这样一来,李白大病一场,前后足有半年之久,直到天宝五载(747秋后才好利索。
李白在病中半年里,驿动的心总是让他梦到了吴越山水。在病中,他想起多年就想去一游的越中山水,想起贺知章给他介绍的天台山、天姥山,还想起谢灵运写的诗句:“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还期那可寻?”更是悠然神往。因此病刚刚痊愈的李白,不顾家人和亲友的劝阻,决定漫游吴越,无可奈何的山东友人只得设宴为其送行。在宴席上,李白举杯相嘱,慷慨激昂,只见他浮一大白,当场吟诵《梦游天姥吟留别》。该诗描绘梦中游历仙府名山天姥山的情景,借以寄托自己对自由的理想世界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不攀附权贵的傲岸个性。全诗凭想象而作,意境雄阔,寄意含蓄,感慨深沉而激烈,富于浪漫主义特色。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天宝五载(747冬,李白冒着大雪启程南下。他到了睢阳时,梁园清泠池上,正是雪深三尺。在这里他遇到故人岑勋,朋友相聚,自然饮酒唱和。不久岑勋要去鸣皋山归隐,李白用骚体创作一首送别诗。李白以想象手法描写了岑勋旅途中冰封雪飘、山高水深的艰险情景,刻画了鸣皋山幽深寂静的环境,抒发了自己遭受排斥的不平心情。特别是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一连串的比喻,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统治阶级内部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画面。“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等句,不仅揭露和抨击了当时政治的黑暗,也表现了不愿与权奸为伍的耿直性格。全诗在语言、结构方面富于变化,以含混、暧昧、朦胧的意象形成梦幻般的艺术效果,设想奇妙,气势奔放,具有声势夺人的气魄。这首诗就是《鸣皋歌送岑徵君》:
若有人兮思鸣皋,阻积雪兮心烦劳。
洪河凌兢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
邈仙山之峻极兮,闻天籁之嘈嘈。
霜崖缟皓以合沓兮,若长风扇海涌沧溟之波涛。
玄猿绿罴,舔舕崟岌;
危柯振石,骇胆栗魄,群呼而相号。
峰峥嵘以路绝,挂星辰于崖嶅!
送君之归兮,动鸣皋之新作。
交鼓吹兮弹丝,觞清泠之池阁。
君不行兮何待?若返顾之黄鹤。
扫梁园之群英,振大雅于东洛。
巾征轩兮历阻折,寻幽居兮越巘崿。
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望不见兮心氛氲,萝冥冥兮霰纷纷。
水横洞以下渌,波小声而上闻。
虎啸谷而生风,龙藏溪而吐云。
冥鹤清唳,饥鼯嚬呻。
块独处此幽默兮,愀空山而愁人。
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
蝘蜓嘲龙,鱼目混珍;
嫫母衣锦,西施负薪。
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龙蹩躠于风尘!
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却秦?
吾诚不能学二子沽名矫节以耀世兮,固将弃天地而遗身!
白鸥兮飞来,长与君兮相亲。
天宝六载(748初春,李白再次漫游扬州,写了一首《留别广陵诸公》:
忆昔作少年,结交赵与燕。
金羁络骏马,锦带横龙泉。
寸心无疑事,所向非徒然。
晚节觉此疏,猎精草太玄。
空名束壮士,薄俗弃高贤。
中回圣明顾,挥翰凌云烟。
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
还家守清真,孤洁励秋蝉。
炼丹费火石,采药穷山川。
卧海不关人,租税辽东田。
乘兴忽复起,棹歌溪中船。
临醉谢葛强,山公欲倒鞭。
狂歌自此别,垂钓沧浪前。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失意之后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顾和反省。全诗几乎囊括了他一生的主要经历和思想变化,展示了从一个积极的狂人到一个消极的狂人的演变过程。
李白到了南京,登山临水,写景抒情,总是有兴亡之感,时兴黍离之悲。李白登上金陵凤凰台,想到崔颢《黄鹤楼》一诗,终究还是意难平,“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他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既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时空感慨,也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感喟。李白这首诗被认为可与《黄鹤楼》媲美,甚至远超《黄鹤楼》。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到了丹阳,正值炎夏,烈日当空,只见运河边上,一队队纤夫赤身露体,拖着满载巨石的船只,唱着悲哀的《丁都护歌》,在乱石滩边匍匐前行。他们腰间别着葫芦,葫芦里装着泥浆般的浊水,他们挥汗如雨,偶尔举起葫芦,喝着混有泥浆的浊水。李白站在岸边,目送他们艰难爬行,心中感到无限的酸楚,不觉流下泪来。写了《丁都护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