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八(1 / 2)
七十八
四姑娘杨玉珍搭屯里便车进了城,说起来也很可笑,连做买卖的人都没见过,她竟然真地要去做买卖。至于要做什么买卖?她根本没有一点谱,只是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儿,别人能干的,自己也想试试。不过,走的时候有人问她干什么去?她故意说去城里看看布料,看有没有华达呢。她话一说出去,不到一袋烟的功夫,全家上下都知道了,连七老爷、七娘也知晓了。对这个敢说敢干、遇事求真、难以管束的侄女,也真是头疼。说理吧,自己理亏。以长辈压制吧,她还不服。全家有她这样的一个刺头,实在是束手无策。琢磨来考虑去,还是该找杨树春说说,抓紧给他们不服管教的四姑娘找个婆家,早点把她嫁出去。不然把家里人都带起来,自己的威望何在?还有脸面吗?再出来两个她一样较真的,自己大掌柜的椅子也不好坐了。
四姑娘一进城,立刻有些懵。因为过去那么长时间,也没有来过几次县城。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别说寻找买卖的商机了,只是看着都眼花缭乱的。站在街边好久,让纷乱的心情稳定下来。告诫自己遇事慢慢来,奶奶说过,买卖不是一天能做成的。既然是寻找要倒卖的商品,那得先走着看,各买卖铺户、商号、货栈只要开门迎客的,她都往里进,挨门一家一家地走,一样一样地看。打听商品的价格、成色,走了小半天,也没有买一件物件,也没有看中哪个买卖可以干。即便中意的商品,价格让她望而生畏,她很沮丧,也很上火。到了下午,一天还没吃饭,眼看天要黑,自己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她知道杨家在城里有亲戚、朋友,她不想去找。一是不想麻烦人家,二是自己是来做生意的,让人家知道了,一个姑娘要做买卖,怕被亲戚笑话。
当前最重要的是自己去什么地方,找一个留宿的地方。女人出门很不方便,即使进了客栈,一个女人也不安全,何况是大姑娘。思来想去,忽然想起来有一个姑奶奶,在慈云寺出家,自己倒是见过几次,只是一时还记不得老人家在寺里叫什么了。不管了,人到这个时候,顾不上那么多,去慈云寺找找再说,碰碰运气。即使找不到人,在庙上找一个地方眯一宿也行,反正庙上都是尼姑,也不用怕。找路人询问慈云寺的位置,一路打听着,找了过来,顺路在小商贩处买两根麻花做晚饭。走路的时候,趁路人不注意,自己悄悄地揪一小段塞在嘴里,暂时缓解一下饥饿。在要日落的时分,四姑娘找到慈云寺。
慈云寺的位置在城北,在老城墙外,原来是龙王庙旧址,后改建成慈云寺。地处比较偏僻,行人也非常稀少,到处古木参天,不时有乌鸦呱呱乱叫,给人一种不安、恐惧的感觉。正面对着寺门的是一条长长的石甬道,甬道旁有雕刻的石人石马,和高大的树木。四姑娘来的时候,几个在甬道旁摆摊算卦的先生正在收摊。可能是见日落西山,没有了香客,该赶回家吃饭。四姑娘往前走的时候,不曾想有人出现了,一个长胡子老头想碰碰运气,拦住四姑娘说:“这位女香主,可是要到寺上去?”
四姑娘出门不多,也没有见过摆摊算卦先生。过去,去屯子的都是打板的,也叫报君知。如果是盲人,会有一个人领着,边走边敲打竹板,有想算卦的,听见竹板声,就会出去请家来。四姑娘说:“是啊,大爷。”
老头问:“你是来上香的?怎么不见你带香烛?”
四姑娘只好说:“我第一次来,不懂规矩啊?”
老头说:“那不要紧,拿几个香火钱,寺院里有。不知道闺女你是求姻缘呢?还是祈平安啊?”
四姑娘说:“不是的,我是想求财。”
老头乐了,说:“你这闺女也不懂行市啊?你求财咋不去财神庙啊?来菩萨庙干什么?不如这样吧,我看你也先别上香了,我给你看看吧,要是有财运呢?你再去拜菩萨,如果没有财运,我看你还是找财神爷问问。”
四姑娘不解地问:“你给我看?你咋给我看啊?”
老头从褡裢里掏出一块布,铺在地上。然后又从褡裢里摸出六枚铜钱,在手里掂了掂。对四小姐说:“我有文王六十四卦金钱课,可推算你大吉大利大灾大难,可推算你姻缘利禄寿命,只要有你能说出来的,就没有我算不到的。”
四姑娘很好奇:“真的?我要做买卖,能不能挣钱也能算出来?”
老头说:“当然能了,不信你试试?先爻一卦?”
四姑娘求财心切,说:“好啊,那我咋爻?”
老头说:“你拿这六个卦钱,在手中摇摇,撒在布上就行。”
那块布上画着一个八卦图,上面的图案四姑娘也不认识。半信半疑地接过铜钱,在手中掂了几掂,撒在八卦图上。老头拿一根竹签,划拉一下并成一条线,然后口里念念有词道:“你这是水雷屯卦;风刮乱丝不见头,颠三倒四犯忧愁。慢行缓来头有绪,急促反惹不自由。不好,不好!”说着连连摇头。
四姑娘有点紧张,连忙问:“大爷,你说说咋样不好了?”
老头说:“卦上说,一团乱丝让风一刮你都找不到头,做啥事着急了反而不成。也就是说你疾病未好,婚姻不巧,口舌琐碎,做事颠倒。”
四姑娘一下子蒙了,呆呆地说:“我也没病啊?”
老头坚定地说:“你有,只是你自己不知道,你感受一下,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让他一说,四姑娘感觉嗓子有点火辣辣,是有些不舒服。老头说:“我再问你,这几天有没有和谁拌嘴?”
四姑娘连想都没有就说:“有啊,跟我七大爷吵架了。”
老头一拍大腿:“咋样?咋样?我的卦准不准?我周神仙算的卦,哪有不准的?我可跟你说,半年内不要问婚姻,找婆家肯定不会成的。”
四姑娘有点让他说得心悦诚服,但还是说:“大爷,我不是求婚姻的,我是求财的。”
老头一下子想起来了:“啊,是啊,你是求财的。对啦,卦里没有说财,那你再爻一卦。”
四姑娘想也没有想,搂起那几个卦钱,摇一摇撒下去。
老头同样手法操弄一番,念道:“这卦是雷山小过卦;行人路过独木桥,心内惶恐眼里跳。爽利保证过得去,慢行一步不安牢。卦中说的是:求财到手,官事平常,目下不吉,交节自强。也就是说求财可以,只是眼下处境不太好。”
四姑娘问:“那你给我说说,咋个不好了?”
老头说:“卦里表明,你做生意肯定顺利,只是眼前有个坎儿,只要过去眼前的坎儿,你肯定能发财。”
四姑娘说:“大爷你给说说,我现在有啥坎儿,咋能过去?”
老头说:“那你得再爻一卦,看看卦上咋说?”
四姑娘说:“那我再爻一次。”
同样手法老头看完说:“好了,你过了今晚,最迟后天,你的坎能过去。你什么都不用干,自有贵人相助。”
四姑娘听他说完,悬着的心才放下。问:“卦上咋说?”
老头说:“这次是泽火革卦:苗逢旱天渐渐衰,幸得天恩降雨来。忧去喜来能变化,求谋诸事遂心怀。也就是出行大吉,走失能找,行人来信,百般凑巧。”顿一顿又说:“你是乡下来的吧?说你出行大吉,你今天出门有好事儿,而且一切都是机缘巧合,并且你想找的人都能找到。”
四姑娘一下子开心了:“真的,那可太好啦。”
老头说:“闺女啊,你马上要发财喽,先赏我几个饭钱吧。”
四姑娘不解:“啥钱?”
老头说:“卦钱啊!”
四姑娘明白了,才想起来自己算卦,不是白给算的。于是问:“多少钱啊?”
老头伸出三个手指头,四姑娘问:“三块?”
老头摇摇头。四姑娘吃惊地问:“三十?也太贵了吧,能不能少点?”
老头故作深沉地说:“不多不多,闺女你要想发财,不能在运气上面省。我给你算的可是天机,一旦心不成把卦破了,那你的财运也会散的,将会诸事不顺。嘘,不要说了。”
四姑娘让他一吓唬,赶紧给他掏钱,扯出三张十圆的,交了卦钱,然后与算卦先生道别。此时,经过与老头磨叽1半天,太阳早落山了,天色已经暗下来。抬头一看,慈云寺的山门已经关闭。四姑娘正在心疼钱的时候,一回头,只见那老头一溜烟地跑没影儿了。注释1磨叽:方言;不爽快、啰嗦、拖延时间等等。
慈云寺厚重的山门紧闭,四姑娘推了几把,根本推不动,用手拍了几下,也没有多大的声响。不是因为门太大太厚,就是用力过轻,手拍上去也如同隔靴搔痒。趴在门缝听听,竟然可以隐约听见有木鱼敲击声,除此之外,再没有其它声音了。四姑娘张了几次口,勉强对着侧门喊了两声:有人吗?一天的劳累加上上火,同时有一些拘谨,她不仅喊声不响亮,还带些沙哑。不知道寺内没有门房当值,还是看门的去吃斋,反正是没有人回应。她在门前转一会儿,实在是太累了,找出身上带的几张草纸,铺在侧门前的地上,靠着门坐了下来。侧门两侧有墙垛,形成了一个耳洞,蜷缩在这里还挺避风。买的两根麻花,已经吃掉半根,强忍干渴和嗓子疼,把剩下的半根吃掉。然后,再也吃不下去了。
早春的天气,夜里还很寒冷。四姑娘裹紧身上的棉袍,尽量把自己蜷缩得更小更紧,避免身上的热气流失。脑子里一直想着刚才算卦老头说的:过了今天的坎儿,明后天就会大吉大利,自己此次出来求财能成,诸事巧合顺利。转念一想,老头还说寻人得见,可我来慈云寺算不算来寻人呢?说的不准?还有啥官事、婚姻的,这些与她现在没有关系,也不用去想它。不过,老头说自己有病,自己也没有觉出来,只感觉嗓子紧一些痛一点。她想着想着,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四姑娘在朦朦胧胧中,感觉自己越来越冷,想让自己醒过来,可眼皮就是睁不开。过了好一会儿,又觉得嘴里干渴,嗓子像冒烟了一样,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想喊人都发不出声音来。不知道过了多久,听见有人在叫她。她想看看是谁,勉强地睁开眼睛,见有人打着两盏灯笼,正俯身叫她。
来人是慈云寺的几个师傅,出夜间道场去了,给丧者念完《往生咒》。丧家烧完关门纸,师傅们道场结束回寺就寝。到门口看见一个姑娘睡在门洞里,一时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叫了几声,四姑娘还是迷迷糊糊的状态。其中一个年纪稍长的,用手摸摸四姑娘额头。说:“阿弥陀佛,女施主是得病了,她的头很烫。”
跟随的一个沙弥说:“那咋办呀?师傅,用不用把主持叫来?”
“不用,你们叫门。咱们把她带到静心师傅那里,交给她就可以了。”师傅回答。
四姑娘朦胧中,也没有听见谁叫门,门竟然给打开了。她那里知道,在门外有一个拉绳,连接门里一个铃铛,专门做叫门用的。在几个人的搀扶下,把她送进一个禅房,至于尼姑们都说一些什么,她是完全不知道了。
等四姑娘再醒过来时,已经是第二天天亮。睁开眼睛看看,自己在一个小房间的小炕上,屋子很简洁。一个人背对着她,在桌子旁摆弄什么东西。四姑娘张张嘴,微弱地问:“我这是在哪里啊?”
那个人回头笑着说:“你醒啦?醒了正好,粥也温下来了,喝点粥有力气。”说着端着粥,走到炕沿前说:“自己能爬起来吧?”
四姑娘觉得周身不太爽快,但活动没有大碍,翻身坐起来,看到端碗的人,让她大吃一惊,突然想起来那个算卦说地:寻人得见、疾病未好。
在她目瞪口呆的时候,那个人问她:“怎么了?哪里可是不对?”
四姑娘缓过神儿,问道:“你是姑奶奶?”那个人就是静心,俗家的公孙丽秋。本来她就是四姑娘想投奔借宿一晚的人。
丽秋也很诧异,说道:“阿弥陀佛,贫尼乃出家人,法号静心,咋会成姑奶奶?”
四姑娘说:“我认识你,我该管你叫姑奶奶。”
丽秋问:“噢,是啊。那你是谁家的孩子啊?”
四姑娘说:“我是杨家烧锅的,我爷爷是杨宗,我爹是杨树春。”
丽秋吃惊地说:“啊?阿弥陀佛,咱俩有缘啊,你竟然病倒在贫尼这里了。你咋来的啊?你奶奶可好吧?又有几个月没有见她了。”
四姑娘说:“我奶奶挺好的,和以往一样。我本来是想上香的,不料耽误时间,天已经晚了,我本要等一晚上,不想睡着了。姑奶奶,我咋进屋的呢?”四姑娘没有说是专门找她的,怕她问自己干什么来了。
丽秋笑了:“阿弥陀佛,以后你别管贫尼叫姑奶奶,这里是寺院,你还是称师太吧。来,先喝粥,特意给你熬的小米粥,养身子。”
四姑娘捧着粥碗,生涩地叫了一声:“师……太……”
丽秋倒是不在意她称呼什么,回答她说:“你病啦,昨天晚上烧得厉害,可能给你烧迷糊了,不记得是怎么进屋的。”
四姑娘急切地问:“师太,我病得重吗?”
丽秋说:“没事儿,你只是内焦火大,外感风寒引起的,已经给你退烧了。放心吧,到了这里,三天保你活蹦乱跳地该干啥干啥。”
四姑娘说:“可是……可是我不能住那么多天啊,不能给你添麻烦。”
丽秋说:“麻烦啥,你是故人之后,唉,替他照顾一下他的孙女,也是应该。不说这个了,你先喝粥,贫尼给你弄药去,喝完粥打个辰1儿,把药吃了。”说完,心事重重地走了,至于为什么提到爷爷,这位姑奶奶咋会忧郁,四姑娘是一点都不明白。注释1打个辰:方言;稍等一会,过一阵。
一连两天,四姑娘一直在慈云寺养病。本来不是啥大病,原来吵架、上街里找不到买卖,上了一股火。在门洞子里又冻一下,感染了风寒。丽秋是一个成手先生,治疗这样的小病还是小菜一碟、手拿把掐。到第三天的早上,四姑娘小姐已经完好如初,没有一点症状了。吃过早饭,丽秋又拿出药丸给她吃,四姑娘拿着药丸,琢磨着。然后问:“师太,您的药丸是在哪里买的?”
丽秋说:“不是买的,是贫尼配制的。在寺院里熬药不方便,贫尼把药碾成粉,制成丸,吃起来比较方便。”
四姑娘问:“制这样的药丸好学吗?”
丽秋说:“你要学做药丸?”
四姑娘说:“在乡下,有个头疼脑热的,也找不到个先生看病,只能拔罐子。如果有了药丸,不就方便了吗?”
丽秋说:“药丸倒是好做,只是你得知道是啥病,对症下药才可以。”
四姑娘说:“我不学治大病的,只学给我这个药,或者老寒腿啦,能够一看就知道的小病。等有人得大病再去找先生,那样岂不是方便了?”
丽秋一听也是个理儿,说:“好吧,过去贫尼抄写了一些方子,给你挑一些常用的,拿去按方子抓药。一会儿贫尼做药丸,你跟着一起做,做一次就能学会。”
四姑娘喜形于色,高兴地叫到:“那可太好了,那我咋谢谢师太呢?”
丽秋制止她:“嘘,不要大声喧哗。不用谢,都是缘分,来,给你先找药方。”
正在四姑娘与静心师太学着制药丸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吆喝声、叫喊声,好像来了大批的人。丽秋微微皱了一下眉,小声说:“外面是谁啊?打扰佛门清净之地?”
四姑娘说:“那我出去看看。”
丽秋说:“不要去,你是未出阁的闺女,不要招惹这样的人。接着做药,你学得咋样?”
四姑娘说:“基本学会了,再做一次,我就知道咋做啦。”
二人一边说一边做着呢,突然门哗啦一声被打开了。一个小沙弥闯了进来,磕磕巴巴地说:“不……不好了,师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