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惊艳的镜头(1 / 2)
今日清风吹拂,阳光正好。
躺在武本康弘办公室的沙发上,八田真一惬意地享受着这难得的清闲。
武本康弘则翻着真一的笔记,不时地思索一下,再批注一些东西。
良久,八田真一翻了个身,揉了揉有些发痛的眉头,探探头:“怎么样?这是初步的一些想法。”
“从演出上来说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说,这个演出已经给原本的剧情增添了更多的魅力。”武本康弘丝毫不吝惜自己的夸奖。
“那其它问题呢?”八田真一敏锐地抓住了武本康弘话中的隐藏意思。
“是有问题,但具体来说不是你的问题,是最后这几十分钟的节奏问题。”武本康弘显得颇为头疼。
“怎么说?”
“电影太长了,估计要长达16分钟,”武本康弘叹息了一声:“为了把一本书塞进去,就导致前面铺垫的时间太长。”
“而我们当时的考虑是,在最后这几十分钟里,连续设置多个剧情高潮点,用激昂的演出来带动观众情绪,务必使观众在看完电影后不觉得沉闷。”
“我觉得这个考虑没任何问题啊,当时也是所有人都同意的。”八田真一接住了话头。
“问题就在这里呀!”武本康弘也有些无奈:“当时设置的三个高潮点,一个是阿虚在对长门下手前的自我剖析,第二个是朝仓凉子用刀捅阿虚的场景,第三个就是你的这个。”
“第二个场景本身就具有强大的震撼力,也必将被津津乐道,而你的这个经过演出也毫不逊色,问题出在了第一个。”
八田真一没有吭声,继续听武本康弘诉说。
“阿虚自我剖析这段,本质上是对观众的解释,解释为什么对长门有希下手,使观众能够理解阿虚的做法。”武本康弘干脆站了起来,来回走动着:“这种长时间的自我剖析,最好的演出手法无疑是意识流,这点没错吧?”
“当然,这段用意识流再合适不过了。”八田真一直接的点了点头,这点无需置疑。
意识流采取叙述意识流动过程的方法来结构篇章和塑造人物,可以打破时空界限和凝聚力。在动画中,最为出名的意识流,莫过于《eva》,而今年的《化物语》中也大量运用了这种手法。
“你先看一下我做的分镜。”武本康弘将分镜稿递了过来。
“画得真漂亮!”尽管早就了解武本康弘的分镜画工,但每次看都得赞叹一声,这简直是原画级别的分镜稿。与其相比,石原立也的分镜画工就有些太过“艺术”了,或者说是“灵魂画手”!
京都动画早有规定,参与一部制作的主要人员都必须将原作与脚本都通读几遍,八田真一自然也对这段的剧情烂熟于心。
大致扫了一遍,武本康弘基本上前期的心理剖析用两个阿虚对话的形式,同时还用了地铁的闸机作为象征,来喻示阿虚告别“普通”长门有希,选择回归原本世界的决定。
总体来说,完全是上乘的演出分镜,就八田真一自己而言,这样的分镜演出完全是ok的。
八田真一抬了抬头,看向武本康弘。
“我更想要一个让人瞬间头皮发麻的镜头,可以令人看到之后立即兴奋地那种。”注意到了八田真一的疑惑,武本康弘解释了一下。
八田真一明了,现在的分镜优秀有余,但惊艳不足。换句话来说,武本康弘想要那种“名场面”,而在剧情不够劲爆的同时,只能用惊艳的镜头来补足。
“那你想将这个镜头放在那里,阿虚单独的,阿虚与长门有希一块的,还是别的?”
“阿虚个人的,不够有张力;阿虚与长门有希的,我怕设计的镜头太虐,后边你的那个镜头都够虐的了,这里不太适合,何况我觉得我设计的这个阿虚不顾长门的拉扯,大踏步经过地铁闸机的场面已经足够。”
武本康弘坐到了八田真一的旁边,敲着茶几:“我想把这个场景放到两个阿虚对话的场景。”
八田真一趴在茶几上,也有些无奈:“惊艳就代表着至少应该是陌生的,观众不熟悉的,出乎意料的,可这种镜头不好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