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就这?(1 / 2)
“就这?”
这微弱的声音,在李慕白听来却如大地惊雷般轰鸣。
从小自负天才的李慕白,六岁已熟读四书五经,八岁就已显露诗才,十二岁以后就无敢对他的诗文批评半句之人。如今他被诗经社评价为大梁诗才第一,几乎以一人之力顶起了大梁诗坛的大半边天。
如今竟被一个没有名号的少年郎品评为“就这?”。
李慕白看向这个点评自己诗文的年轻人,见他身穿藏蓝色的捕快服,身形精瘦,是个炼体之人。
李慕白看他不是读书人模样,想来是不懂诗文。
他拿出一副长者的姿态,对李宁亦说道:“小兄弟对慕白的诗文可有指点?”
周围人齐刷刷看向李宁亦,心想这小子什么来头,敢对李翰林的诗文指三道四?
李宁亦倒不是对诗文有研究,只是他觉得李慕白的这四句诗平平无奇,能放进他前世学过的《唐诗宋词三百首》都勉勉强强。
他见酒楼里的众人如此夸赞,差点以为这帮人全是李慕白的托儿。
“倒没什么指点,只是觉得平平无奇。”
“平平无奇?!”
“这小子什么来头,敢说这种话?!”
咸亨酒楼的人群里顿时炸开了锅。纷纷问候李宁亦全家,并劝他逼海无边,回头是岸。
王掌柜大事已成,却没想到李宁亦在此搅局,甚是不满,不停地对着他使眼色。
李慕白被他这句话着实气的不行,但众人在场,他也不好发飙。
他压着怒意,挑衅的说道:“既然小兄弟觉得这四句诗平平无奇,不如你来作诗一首,让鄙人和在座的各位也开开眼界。”
众人纷纷应和,心想看这小子怎么丢脸。
李宁亦心想,前世的诗词里写酒的多了去了,随便一首都碾压你。
他学着李慕白的样子呷了口酒,起身,背手。开始念道:
“金樽清酒斗十千”
众人品味着,这句似是在说咸亨酒楼四两一壶的天价万年醉。
李慕白琢磨着,这句倒也平平无奇。
“玉盘珍羞直万钱”
这句依然直白,但连同上句似乎是在描绘锦衣玉食的享乐筵席。
李慕白仔细品味着这两句,虽然行文直白,但既能映了当下咸亨酒楼的情境,又似乎描绘了一种神仙般得意的生活。
“停杯投箸不能食”
这句一出,众人诧异。面对美酒美食,为什么又吃不下呢?
李慕白觉得这句转折的突兀,但又觉得大巧不工,似是神来之笔。没等他细品,李宁亦又开口道:
“拔剑四顾心!茫!然!”
此句一出,李慕白顿觉晴空霹雳。
众人将四句连起来读了几遍,倒也没觉得有大彩。
反而是李慕白在沉吟了一会儿后,忽然大声击掌,并道:“好!好诗!好诗!”
在李慕白看来这四句诗简直就是为自己而写。
他少年得志,二十四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锦衣玉食青云直上自然不在话下。他生性自负,在人才济济的翰林院也常常锋芒毕露。然而才华太盛也惹人嫉妒,他入翰林后便遭人排挤,在仕途上屡屡碰壁,一腔匡扶天下的志向无处施展。
之后他辞官远游,踏遍中州山川,品尽美酒佳肴,尽享寄情山水之乐。
但他仍时常感觉茫然无措,苦闷抑郁,感觉天下虽大却无他用武之地。
众人见李慕白对诗文叫好,自以为是没读懂李宁亦的诗中深意。怕别人以为自己不懂,纷纷附庸着叫好。
有人说他是文采出少年,又有人说他是天赋诗才,还有人说他是大梁诗才第二。
李宁亦暗骂这帮墙头草。
王掌柜更是笑的嘴都合不拢了,一口气拿下两首传世名作,一个是诗才第一,一个是诗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