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毕业分别时(1 / 1)
回到学校后的第二天上午,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了毕业仪式。预考没达到分数线而未能参加高考的同学也被通知参加,这样的同学高二年级十个班有二百二十多名,三个文科班有六十多名,七个理科班有一百六十多名,其中二(1班有八名同学。
班主任唐老师站在讲台发表了大约一节课时间的总结讲话。对于高中毕业后同学们的去向自然是回避不了的话题,唐老师说道:“现在高考刚结束,离最终结果还有两三个月时间,同学们回家后静候佳音,在你们当中,一部分同学将继续上学深造,上大学,上中专,当上国家干部;一部分有可能会被招工,进工厂,当工人;有的同学可能会当兵到部队,履行保卫国家的责任;一部分同学将回乡务农,在广阔天地也可以大有作为;还有的同学可能会选择爱读一年,明年再战高考。总之,不管结果如何,从现在开始,同学们都要作好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
唐老师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他看了看大家,习惯性地扶了扶眼镜架,继续说道:“我从教二十多年了,当班主任也有好多年,给你们当班主任虽然只有一年时间,但许多同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两天同学们就要陆续离校了,我们师生一场,值此分别在即,我想跟同学们说,希望你们跟上改革时代步伐,不负青春韶光年华,继续努力学习,创造美好人生,衷心祝愿同学们各得其所,前程似锦,万事如意!”哗哗哗——,在热烈的掌声中,唐老师结束了讲话。
接着,三名同学作为代表发了言。班长向文允第一个发言,他平复了一下心情,从座位上站起来朗声说道:“听了唐老师的讲话,我相信大家跟我一样有很多感触,我们首先要感谢唐老师和各位任课老师对我们的热切关心和辛勤教育,也要感谢各位同学在一起的相互帮助和共同陪伴,两年高中生活留下了太多记忆,我们将永远不会忘记!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将面临被选择,我相信我们会坦然面对,坦然接受,因为,我们正年轻,我们有机会。最后,衷心祝愿唐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也希望同学们今后加强联系,记住在县二中的点点滴滴,记住在一起共同成长的青葱岁月!”哗哗哗——,又是一阵热烈掌声,许多同学还转向向文允鼓掌,唐老师也把巴掌拍得很响。
向文允发言的时候,舒雅莉在认真听着,她的座位就在向文允的后一排。心想,向文允真有两下子,别看平时不爱吭声,一亮相发言简直是一鸣惊人,不仅作文写得好,而且口才也这么好,人还长得帅……舒雅莉想到这里,脸颊微微泛红。由于思想开了小差,以至于后面同学说些什么她也不知道了。
其实,向文允昨天下午就在认真准备刚才的发言,并且还打了草稿,只是今天没照着念,他不想照着念,希望口头能把它表达好一点。向文允上小学就发现自己记忆力好,几千字的复习资料三个晨读就可以背诵下来,这段话当然是小菜一碟了。记忆力好,人就聪明,这话应该是对的。
在发放高中毕业证书后,进行互动环节,教室里气氛甚为热烈。同学们在制作好的毕业纪念册留言页上,相互写上赠言并签名。当然,这个需要邀请,平时互动多的同学这时邀请就多。向文允有当班长的优势,受邀为三十多名同学写了赠言,他给舒雅莉写的是:“期待来日再相见!”舒雅莉给他写的则是:“希望好梦能成真!”趁大家没注意,他们还互相赠送了礼物,舒雅莉送给向文允一支英雄牌钢笔,向文允送给舒雅莉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一个多小时的互动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拍照留念。
毕业仪式结束后,同班的程建华和理科重点班二(4班的李正超找到向文允问他什么时候离校,向文允说明天上午十点左右,父亲过来帮他搬东西。程建华说:“那刚好,下午到我家玩,我们几个同学聚一聚,晚上在大队看电影。”向文允想了想说:“行呀,我等会儿把东西收拾一下,再叫上钟学强、张俊勇吧。”几人约好下午三点在校门口碰面一起走。
程建华的家住在镇郊,大约步行三十多分钟就到了。他们几个到后,看到程建华的父母正在做晚饭,上午约定后他就给父亲打过电话,他家就在大队部的旁边,接听电话很方便,父亲是大队小学的公办老师。见过面后,他母亲招呼道:“建华,你陪同学到里边院子坐会儿,聊聊天,饭好后叫你们。”
程建华的家境不错,坐北朝南的三间半瓦房,靠南面围成一个小院,再往南一条水渠绕院而过,院子里有葡萄架,乌亮的葡萄看着十分馋人。程建华的父亲搭凳子上去摘下葡萄,清洗后放在桌上让大家吃。
程建华把葡萄分递给大家,他问向文允:“觉得考的咋样?”向文允说:“这两天对照估分,应该比预考好一点,上中专没问题吧。你呢?”程建华说:“也还可以吧,万一中专上不了,就复读吧,我爸给我的目标高,至少考上师专。”
这时,钟学强说道:“我只要能考上,管它什么学都上,县师范也行,不想复读了,高中两年太辛苦了。”他转向李正超问道:“你是学理科,觉得考得咋样?”李正超答道:“语文、政治差点、英语都那样,其他还差不多吧,比预考成绩好,估计能上中专,但我爸妈说非大学不上。”
向文允看看张俊勇,问道:“你觉得怎么样?”“马马虎虎吧,感觉政治、历史考得不错。我的想法与钟学强一样。”张俊勇平时成绩包括高考预考成绩与钟学强不相上下,学习很刻苦,生活也艰苦,他家住在西面大山里,距离县二中有五十多公里路,每次往返先搭班车,再步行将近二十公里。
向文允心想,李正超的父母是“双职工”,一个是邮电所职工,一个在供销社工作,而程建华的家是“半边户”,父亲是公办老师,母亲务农,所以他们有底气,能上学更好,上不了还有机会招工。而他与钟学强、张俊勇的父母都是农民,只要能考上学跳出农门,自然就心满意足了。
晚餐是丰盛的,程建华的父亲热情相邀,他们几个破例喝了点酒,因为都是第一次喝酒,加上晩上还要看电影,也就没敢多喝。
晚上在大队部放的电影是现代京剧《平原作战》,时长两个小时,不大的场院里聚集有三四百人观看。那时候农村都是在露天放电影,一般十天半月能看上一次,这是大人小孩十分期待的事,在当时,可以说是常见的文化大餐,也是最好的精神享受。向文允家乡有个军工厂,放电影也是在露天广场,向文允从小到大在那里看了许多电影和文艺表演。
电影散场后,李正超的家离得近,就回去了。向文允他们三人就留宿在程建华家,本来他们也是要返校的,程建华的母亲说太晚就不要走了,家里也还方便,你们将就一下,两人睡一床。
程建华与向文允睡一床,各睡一头。睡前,免不了又是一番卧谈。程建华笑着问:“你和舒雅莉是不是在谈恋爱呀?有同学在私下议论呢。”向文允没有吱声,好一会儿他才说话:“实话说,恋爱还真谈不上,我和她因为班上一些事接触多一点,可能互相有好感吧。”程建华说:“跟你透露一点消息,你自己知道就行了,好像李正超对舒雅莉也有点意思,你得抓紧哟。”
程建华的话不禁让向文允想到了以前的事。他和舒雅莉、李正超初中就是同学,初一时还分在一个班,向文允的语文成绩突出,作文更是顶呱呱,李正超的数学成绩拔尖,两人都经常受到老师表扬。一些同学在遇到不会做的数学题时就问李正超,舒雅莉也经常问他。上初二时,向文允和舒雅莉分在一个班,李正超在另一个班。上高一时,向文允和李正超分在一个班,舒雅莉在另一个班。到了高二文理分科时,向文允和舒雅莉分到了文科重点班,李正超则分在理科重点班。自高二开始,向文允明显感到了舒雅莉的关心,两人渐渐有了那种朦胧情愫,但只是心照不宣,谁也没有主动说破。
此时,向文允眼前闪现出舒雅莉的诱人身形。他发现,舒雅莉上初中还是小姑娘那会儿,人就生得出彩,几年间长成大姑娘了,出落得越发出色,身材高挑,丰满有致,待人热情开朗,落落大方,惹得许多男同学不禁要多看几眼。
程建华蹬了蹬向文允:“睡着了?怎么不吭声了?”向文允的思绪被程建华打断,他本不想说及此事,无奈被程建华追问,只好随口敷衍道:“现在哪有没心思想这个呀,等高考有了结果再说吧。”
第二天早饭后,向文允他们返校。钟学强、张俊勇坐班车回家。向文允的父亲不到十点钟就赶到了学校,一边询问向文允高考情况,一边用绳子给行李打包。
向文允的家到学校有两条路,一条是西边的公路,这是一条县通乡公路,步行得两个多小时;一条是东边的铁路,这是军工厂的专线铁路,步行只要一个半小时。平时往返,向文允走的就是这条铁路。今天也不例外,他和父亲走铁路回家,父亲扛着大包,他背着小包。向文允感到父亲走得有些沉重,几次要替换父亲扛大包,父亲不允,坐下歇歇继续走。向文允觉得四十多岁的父亲明显苍老了不少,头上有了一些白发,大概是因为这两年家里迁址建房操劳之故。
脚下的铁路,是向文允上高中期间唯一常走的路,留下了少年向文允求学时代数不清的足迹与孤单的身影,也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高中两年,历经春夏秋冬,不管晴天雨天,向文允在这条铁路上每周一个往返,周六中午一点离校回家,周日下午三点离家返校,周周如此。回家的路上,向文允走得轻松,可以一边走路一边看书甚至一边默背课文资料;返校的路上,向文允走得沉重,他得扛着米袋和菜罐,这是他一周吃的东西。
此时,向文允又走在这条铁路上,想到高考已经结束,他不禁感到一阵轻松,今后恐怕很少走这条铁路了,也不会经历这种艰苦而紧张的日子了。